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智能装备

机器人手爪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发布时间:2016-02-02 作者:骆敏舟 杨秀清 梅涛 
本文综合分析了现有通用和专用机器人手爪的设计优缺点,以及手爪上应用的传感器和控制的研究现状,并总结提出了今后机器人手爪的研究重点,最后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1998年Université de Poities大学研制成功了LMS多指灵巧手,如图4所示。该手有四个手指,由16个连杆组成,具有16个可控自由度,能够包络抓取和用指间捏取,同样采用腱和滑轮传输的方式,尺寸接近于人手,该手的特点是传动设计的布局比较合理,结构相对紧凑。不足之处是虽然具有冗余的自由度,但实现的抓取功能不理想。

 LMS 多指灵巧手 

    意大利Bologna大学先后研制成功了UB-I和UB-II手。其中,1992年研制的UB-II手爪如图5所示。该手爪有三个手指,采用绳索(腱)和滑轮的方式进行驱动,手指11个自由度,加上2个腕部自由度共有13个自由度。手的中心具有手掌,尺寸接近于人手。在UB-II手上装有9个内置式触觉传感器,可以检测作用在已知表面的力和力矩,并且在进行适当假设的情况下,可以计算给定表面的接触点的位置。

 UB-II 多指灵巧手 

    DIST手也是意大利研究人员在1998年研制成功的,是由17个连杆组成具有16个自由度的四指灵巧手,如图6所示。为了减轻重量,手指的关节采用连杆组合,关节中部是中空的,因此,抓取物体时不适合采用关节指面的接触方式,每个手指有4个自由度,通过5个直流电机驱动6根腱和滑轮的方式进行驱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DIST多指灵巧手 

    在国内,通用手爪的研究最早是在张启先院士的主持下,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于80年代末开始的灵巧手研究与开发。最初研究出来的BH-1灵巧手是一种仿JPL的灵巧手,功能相对简单,但填补了当时国内空白。在随后的几年中又不断改进,研制出BH-3型灵巧手,如图7所示。该手爪有三个手指,每个手指有三个关节,共9个自由度。微电机放在灵巧手的内部,各关节装有关节角度传感器,指端配有三维力传感器,采用两级分布式计算机实时控制系统。BH-3手爪能灵巧地抓取和操作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物体,它能够完成装配、搬运等操作,可以用来抓取鸡蛋,既不会使鸡蛋掉下,也不会捏碎鸡蛋。

 BH-3 多指灵巧手 

    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德国宇航中心合作,2003年研制成功HIT/DLR多指灵巧手,如图8所示,大大促进了我国在灵巧手技术方面的发展。该手爪有四个相同结构的手指,共有13个自由度,手的尺寸略大于人手,手的每个手指能提起1kg的重物,整体重量1.6kg。灵巧手涵盖数量众多的传感器,该手能够实现基于数据手套的远程遥控作业。由于沿用了德国宇航中心DLR四指灵巧手的设计思路,因此,HIT/DLR的优缺点基本上和DLR手爪相同。

 HIT/DLR 多指灵巧手 

    为了执行复杂的舱内空间机器人操作任务,继ROTEX手爪之后,德国宇航中心研制又研制出三指灵巧手和第一代、第二代四指灵巧手,其研制的第二代四指灵巧手,如图9所示。该手具有12个自由度,每个手指的3个独立关节由无刷直流电机、谐波齿轮和基关节锥齿轮组成。不同的关节具有不同的结构,2自由度的基关节采用差分锥齿轮驱动方式。同时,由于尺寸原因,谐波齿轮与电机结合在一起,关节差分方式可以在弯曲或伸展时完全利用两个驱动器的输出,这种方式减轻了每个电机的负担。手爪装备先进的智能传感系统,具有指尖五维力/力矩、位置、温度、类皮肤触觉、关节扭矩、速度传感器。第二代灵巧手比第一代能够进行更加精确的操作,协调性更好。图中进行抓取协调实验:抓取一个茶杯。

 DLR-Hand II

 

7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