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智能服务

破局大而不强 中国制造升级密码已经找到!

发布时间:2016-08-05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关键字:中国制造 
大而不强,一直是中国制造的软肋。中国不论是制造业的产量、进出口,还是从业人数都在全球领跑,都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然而,目前我国高端设备的关键零部件仍然严重依赖进口,中国商品赢得竞争的质量优势依然占比较低。

突破智能制造

    “从现在开始,格力正式从一家空调生产企业转型为装备制造企业,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是格力的主营业务。”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本次论坛上宣布。

    在与会专家看来,格力的选择也代表着制造业的方向。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主攻方向之一。以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制造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此背景下,提高创新能力,突破智能制造,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7月22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科技部副部长李萌表示,我国将新部署三个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第一个是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第二个是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第三个是重点新材料。此前十年,2020重大项目有两个重大专项,一个是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技术,第二个是大飞机。这意味着,智能智造和机器人,是未来十年科技创新的三大主题之一。

    两天之后在广东东莞召开的2016年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会上,工信部部部长苗圩表示,工信部、财政部今年将继续实施智能制造专项,共安排立项25个省的133个重点项目,预计国家拨款52亿元,接近去年中央对智能制造专项补助的1.5倍。

    早在去年,工信部就启动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计划通过三年时间的探索努力,形成并推广有效的经验与模式,加速智能制造的发展进程。

    据国家发改委人士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强化智能制造标准,工业电子设备、核心支撑软件等基础,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为构建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建设制造强国奠定扎实基础。

    作为国家战略级别的任务和工程,随着智能制造相关的政策扶持不断出台,智能制造站在风口之上。

    今年以来,智能化浪潮带动多个产业迸发活力,中国智造力量正在崛起。华为手机、沈阳机床、格力电器等企业在行业内发展迅速,为中国智造树立了标杆。

赶超的机遇

    5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打牢“制造业+互联网”的焊点,激发制造企业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尤受关注。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将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新红利,极大地激发中国制造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认为,科技革命正在引发产业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将为我国制造业的赶超发展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

    制造业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正在不断发生。

    第二届制造业高峰论坛上,格力首次对外展示了其“黑灯工厂”(因为完全自动化、几乎没有工人,可以关闭电灯的工厂),工厂的驱动机、减缩机、伺服电机等全部是由格力自主研发,更重要的是,这座由机器人操作的工厂,实现了设备与设备互联、设备与物料互联、设备与人的互联。

    除了格力,华为、富士康、大众、海尔等企业都将“黑灯工厂”建设提上日程,“黑灯工厂”从传说变成现实,也标志着中国制造业的自动化变革渐成气候。

    了望智库董事长兼总裁、《财经国家周刊》执行总编辑吴亮认为,数字工厂是未来制造业转变的主要趋势,信息技术使得制造业从数字化走向网络化、智能化的同时,传统工业领域和新经济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工业和非工业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未来智能生产的基础是什么?就是让数据真正的流起来,真正的用起来,以行业为基础做数据聚合。”

    数字工厂是迈向“工业4.0”的阶段性目标,有专家表示,目前,中国制造企业中大多处于2.0阶段,企业不仅要2.0普及、3.0补课、还要进行4.0试验。实现智能制造不能一步到位,必需先在基本自动化、车间自动化、机器自动化等环节进行配套。

    在智能化赶超进程中,以往粗放的发展模式也值得警惕。比如,同样是属于未来十年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的机器人,近年来虽然规模得到爆发式增长,但其发展质量却并不乐观。

    苗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各地发展先进制造业或新兴产业的热情很高,但是存在着盲目投资、一哄而上的现象,甚至出现了“高端产业低端化”的苗头,其中,机器人产业在短短几年间,全国已建成或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超过40个,还有大量机器人产业园在筹备中。大量小、散、弱的企业靠政府补贴而生,还是走搞组装、重规模的老路。

    “要注意坚持创新发展路径。”苗圩提醒说。

2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