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各地着力推进,在全国层面的规划和支持政策中,推进技术创新、智能制造的多个专项行动正从纸面走向行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印发,将聚焦制造关键环节,在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地区、行业,选择试点示范项目;《工业强基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指出,引导各类要素向工业基础领域集聚,重点突破40种左右标志性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机器人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撑和依托,日前印发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大力发展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强化产业基础能力等主要任务。
从中央到地方,推动工业运行新旧动能转换的政策体系已布局开来,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纵览出台的支持政策,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是绕不开的关键词,也是我国推动智能制造、打造发展新动能的关键一环,要顺利跨过这一阶段,创新是根本的解决之道。智能制造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是物联网对工业的颠覆和再造,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企业只有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率先在智能制造领域取得技术优势,才能在这一轮技术变革中占得先机,助推中国经济实现“弯道超车”。
当今世界各国制造业的竞争,实质上是标准和质量的竞争。标准化是创新的驱动力,通过行业标准引领产业方向,通过标准竞争增强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是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关键一环。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并不是制造业强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制造业的标准仍比较落后,很多产品的质量仍然处在中低端。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有先进的标准作为支撑,要完善制造业标准体系,坚决淘汰不达标产品,提高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支撑制造业提质增效、提升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