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智能服务

汽车制造之争聚焦个性化定制

发布时间:2017-07-15 作者:e-works  郑倩  来源:e-works
关键字:汽车制造 个性化定制 
近年,我们发现“个性化定制”已悄然成为了不少车企吸引消费者的宣传口号,汽车制造之争开始聚焦于个性化定制。

    中国汽车行业竞争向来激烈,早期的市场竞争主要是价格、质量、服务网络之争,前两年出现了新能源之争。近年,我们发现“个性化定制”已悄然成为了不少车企吸引消费者的宣传口号,汽车制造之争开始聚焦于个性化定制。

    其实消费者对于汽车的个性化需求长久以来是一直存在的。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汽车后,会加装行车记录仪、中控系统、倒车雷达等等,这些都属于后装行为;也有的消费者会对车辆进行车身外观、底盘系统、动力系统的后期改造。无论是“加装”还是“改造”,都是在整车完成装配出厂之后进行的,这样使得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汽车的个性化定制,是指汽车厂商在标准裸车的基础上提供一系列的零部件供消费者选择,并反馈至生产工厂进行定制生产,定制的需求都是在生产线上完成的。

    汽车企业热衷于打造个性化定制系统的动因可分为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从内部来看,主要源自于企业自身生存发展和转型的需要。在制造业内,汽车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是相对成熟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也比较高,要打造个性化定制系统,相较于其它行业无疑拥有更好的基础,而在智能制造的大潮下,这也是顺应目前的发展趋势的。各项智能技术、智能设备迅速发展,已经能够较好地支撑企业的个性化定制业务。此外,这种按照订单生产的模式,能够大大降低企业的库存风险和资金占用。而外部因素主要来自于消费者和市场的倒逼,市场竞争迫使汽车企业必须打造自己的竞争优势,响应市场需求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王道。随着消费者对汽车的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加强,个性化定制无疑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胃口。当展厅里的那些批量生产车型,无法满足某位有个性的消费者的时候,给他一张订单配置表,或许他就能组合出一台自己想要的车。

    个性化定制的方式无疑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但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产品研发时,就要考虑产品的模块化设计,产品主数据需要支撑同种车型上万甚至几十万种多样化配置组合的研发到制造全过程;在生产制造方面,需要建立柔性化的生产线,满足不同配置的车辆的生产需要;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需要打通零部件供应商、主机厂、4S店之间的信息流,还必须尽量缩短从顾客下单到车辆交付的整个周期,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此外,原材料库存的管理、个性化定制平台的建设等问题都是对企业的挑战。

    宾利、劳斯莱斯、法拉利、保时捷等超豪华车品牌的个性化订制服务由来已久,在欧美许多国家,定制化也早已成为汽车业流行的营销模式。随着国内汽车消费的成熟,许多的自主品牌开始将个性化定制付诸实践。如长安汽车推出的CS15车型,消费者可以在长安商城上进行个性化定制及下单,过去一个车型提供的配置选择一般不会超过20种,而CS15已经做到了上万种配置,消费者在下单一个月之内就能提车;吉利推出的吉利熊猫酷趣版提供了多种外观及内饰的选择;上汽大通即将上市的D90在轮毂设计、外观颜色、座椅布局、地形驾驶模式、内饰、智能互联功能等等多个方面支持个性化的定制……此外,还有许多的车企也正在个性化定制方面进行实践。

    中国的许多车企都瞄准了个性化定制市场,但我国的个性化定制其实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汽车的个性化定制并不能达到完全的个性化,只是将消费者的选择空间扩大了,并不能完全体现消费者的个人意愿。但是,就目前来说,完全的个性化定制从成本上来说并不现实,比如顾客想要一款自己设想的车身造型,一副模具就要上千万,而且模具的制造周期也非常长。所以目前的个性化定制还是停留在车企所划定的范围内,这也说明了,汽车个性化定制的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改善的空间,前景无限。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