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智能服务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之路仍存难题

发布时间:2016-07-06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关键字:制造业 互联网 
为进一步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但在当前,我国制造业与互联网发展水平不一,融合之路还面临诸多难题。

    在“互联网+”时代,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基于互联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驱动制造业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互联网+”协同制造强调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及理念,促使制造企业、用户、智能设备、全球设计资源以及全产业全价值链之间的互联互通与高效协同。即强调制造企业利用互联网加强企业内外部、企业之间以及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协同化、网络化发展,更多地发挥我国互联网的比较优势促进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提升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协同制造是一个有机的生态体系,各环节之间的融合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由于互联网与制造业之间有着各自不同的属性和特征,且不同环节、领域、企业的应用水平差距悬殊,使得当前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是侧重消费服务的互联网暂难满足制造业生产性需求。当前我国互联网服务主要是侧重消费型,重在用户体验,发展的模式也是重市场开拓,轻资源和技术的研发与整合,这种互联网基因与企业生产性需求存在较大差异。

    二是核心技术仍是制约我国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发展的关键。大量核心技术仍严重受制于国外厂商,制造企业在开展创新应用模式的时候往往受到技术瓶颈约束,由此导致我国制造业深度应用互联网受限,网络化、智能化的生产组织能力薄弱。

    三是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很难形成通用的融合创新推广路径。我国大部分地区和行业仍处于以初级或局部应用为主的阶段,且不同地区、行业及不同规模企业间信息化水平差距明显。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仍然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四是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供需双方存在认识差异。因行业差异与专业壁垒影响,作为供需双方的制造企业和互联网服务企业对互联网认识存在不同。一些制造企业或对互联网创新理解不够,缺乏开放共享的精神和自我变革的勇气;或对互联网思维认识盲目,迷失于各种似是而非的概念。而一些互联网企业对制造业领域创新需求的理解和挖掘也不到位,或固步于消费者端琢磨“眼球经济”,或因缺乏对制造业生产的足够认识而“不接地气”。

    五是支撑创新转型的旧体系改造和新产品推广的专业服务不完善。如何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将既有生产运营、管理体系更好地与互联网结合,是传统企业互联网化转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此外,相应的标准体系目前在行业上下游间暂未统一,接口困难,各方自行推动的标准建设带来较高的重复建设成本,相关的政策法律也有所缺失。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相关资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