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博乐仁的解释,两个通用领域与三个行业既可以逐个突破,也能够进行交互型研发,是一种“渐进性”与“颠覆性”相结合的创新路径。
对于初创公司,作为一家电气巨头,西门子能给予的,显然是资金、庞大的客户群及全球市场。而后面两个,应该是对那些有技术,却缺少客户渠道的初创公司来说最有诱惑力的资源。
“我们的业务遍布全球200多个国家,覆盖了几乎所有工业领域和市场。这可以帮助初创企业吸引到对其技术感兴趣的客户。另外,我们也能够帮助初创企业与他们所需要的某个领域的专家进行对话,将他们的技术投向市场,实现落地。”
但实际上,成立Next47,培育与催化创业公司,西门子还有另一个目的——尽可能笼络全球的年轻技术人才。
据国际人力资源机构Manpower在2015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在德国约有40%的公司无法填满空缺岗位,特别是IT行业,缺口高达几万人。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正在年轻人群体中丧失吸引力。
而对于“百年制造”西门子来说,如何笼络年轻人才,如果在与科技公司进行人才争夺战的过程中增加筹码,成了内部越来越重视的问题。连博乐仁自己也承认,吸引最优秀的技术专家及开发者很难,因此要拿出你想象的到的一切资源。
当然,这家聪明的制造业巨头也表示,人才来源地也包括中国:
“其实我们之前在中国就有类似的业务,现在会完全整合到next47之下,并尝试提升到更高的层面。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环境,有很多渴望成功的人才,所以我们很期待在中国市场进行投资。”
从某种程度上,西门子对人才的饥渴,难道不也折射出当下制造业的普遍状态?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发生的化学反应,非常美妙
德国制造企业更喜欢且擅长搞“持续性创新”,也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微创新”。
通俗易懂点就是,没有哪一项是惊世骇俗,让历史震动的新技术,但却能够持续提升产品性能并得到市场的认可。
但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以及“大数据”概念的风靡却不得不给制造业敲响警钟——或许,这不仅仅是一个提升产品的机会,也是一个利用新科技改变且抢占未来市场的机会。
而这些,都需要“颠覆性创新”来立足。
对于西门子目前为推进工业4.0所做的努力,博乐仁先生并没有给出其究竟是“微创新”还是“颠覆性创新”的明确答案。但他却暗示,这些新技术及带来的结果将是颠覆性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既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颠覆性的过程。但是,你看应用在交通方面的新技术和商业模式,包括自动驾驶和汽车共享等等,这将彻底改变城市居民的出行。这是技术和商业模式两方面的结合,由快速变化的技术和软硬件所触发。以电池(储能设备)为例,与数字化和新的商业模式结合在一起,能够帮助降低可再生资源的价格,进而带来颠覆性变化。”
从目前来看,无论是能源领域还是电气行业,其实都在经历着去中心化、环保化、可再生化得巨大变革,因此,制造企业必须具备一些冒险的精神和能力。
但博乐仁却不认为将各种各样的新技术融入工业制造流程是一种冒险。相反,他表示公司愿意去关注和尝试任何新技术和新点子,但前提是必须确认这项技术可以为用户带来巨大的价值。
譬如,先举个当下最火热技术领域之一——无人驾驶的例子。
根据德国冠科知识产权事务所(Grunecker)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2015年的自动驾驶专利排行榜几乎是制造业的天下(除了Google,科技公司基本没影)。除了传统汽车及零件供应商,便是工业巨头。
而西门子,赫然在列。
2011~2015自动驾驶专利申请数量排名
博乐仁在“唠叨”各种新技术时,也着重提到了“如何为自动驾驶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例如自动驾驶车辆的普及一定会需要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交通信号灯。
这不由让我们猜测——西门子或许将着重加大在交通监控以及电力控制系统的技术研发力度。
当然,让西门子不遗余力投入研发经费的,自然是这家工业巨头最引以为傲的王牌产品——燃气轮机。
最有意思的是,西门子在这方面的造诣为其带来了一大票关注并热爱工业设计的粉丝。在这里,我们需要引用知乎上一位网友对西门子重型燃气轮机SGT5-8000h的评价:
“超大型燃气轮机被公认是目前最难制造的机械装备。而西门子的SGT 5-8000h,结合了当今最好产品线特点和科技成果,应该是当今世界上最有技术含量、最有逼格的燃气轮机!它的叶片不能有任何瑕疵,误差仅为几十微米,否则就算报废。因此有说法是一片叶片等价于一辆宝马。”
这些叶片被很多电气爱好者称为“工业美学的极致”
而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西门子应用在了燃气轮机的复杂操作流程中。“达到最高能源效率的同时,实现最低的设备损坏率与排放率”是公司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的根本原因:
“很显然,这是客户们使用我们产品过程中最期待的效果之一。你想想看,叶片受热太快会灼伤,而更换成本太高了。但是,燃气轮机上会有几千个传感器在提供数据,而人工监控其实很难确保燃气轮机总是保持在最佳运行点上。因此,我们就针对这个痛点开发了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可以保证燃气轮机能够在最佳状态运行。很显然,跟工程师相比,人工智能的操作要好很多,可以尽可能延长叶片的使用寿命,为客户节省时间和资本。”
在与客户的频繁接触中,博乐仁对用户的隐忧有着清晰的认知——是否能够真正提升生产效率?是否能缩短产品的上市时间?是否能带来更多利润?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市场需求驱动了西门子的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也会为西门子带来颠覆市场的契机。
如果你对像无人驾驶以及电气行业这类离我们生活稍微有点远的创新不怎么感兴趣。这里还有一个很接地气儿的例子——如果城市自来水管网出现泄露,怎么知道它出现了问题?怎样检查到泄露点?
这个问题大概很多家庭都能遇到,当然也是关系到自来水公司运营成本的大事。
实际上,目前自来水公司的抢修队已经有很多秘密武器来修补管道,譬如听音杆,或者是地下管线测漏仪以及数字电子听漏仪。
自来水管抢修过程
但问题在于,很多修补都是后知后觉的。也就是说,你可以解答第二个问题,但却无法实时掌握自来水管道的缺损及泄漏情况。
因此博乐仁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就应该在这个时候派上用场:
“一个城市的电网或者自来水管网有很多传感器和设备来告知运行状态。但是这些设备不可能在每个角落都有。所以我们就研发了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有限信息进行分析推断出故障可能发生的位置,或者分析出水的渗漏点位置,然后将维修人员引到确切的渗漏位置进行维修。”
实际上,针对这个应用场景的研发进展并不是多么新奇。除了西门子,已经有部分国内外创业公司也在研发这类人工智能监测软件。
但是,作为一家传统工业制造企业,能将新技术迅速应用到基础设施领域,这般敏锐度与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和称赞。
总之,虽然对于很多德国制造企业而言,“微创新”才是他们的普遍生存战略,但就像刚才提到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当下,谁能够用颠覆性创新主导市场,谁就能找到立足未来的最大筹码。
因此,工业软件与数字化服务云,就成了西门子为自己在未来市场寻获一席之地的,基于其工业体系所衍生出来的战略性“产品”。
大家都在搞工业云,凭什么你就行?
工业云?这并不是一个足够新鲜的概念。亚马逊、IBM、GE(通用电气)、PTC(参数技术公司)、惠普以及SAP,甚至中国的百度、华为等企业均已推出类似概念的产品。
如此之“吃香”,当然不仅仅是那数以亿计将要连入互联网的终端工业设备背后的庞大利益,还在于工业云平台所扮演的核心数据处理与控制角色,就是所谓的工业群“幕后大boss”。
但哪家更具有特殊优势?或者说,谁更能读懂工业云的客户——制造企业们的“心理活动”?这个问题将是决定这块蛋糕如何划分的关键性因素。
诚然亚马逊、IBM等科技公司已经在云服务市场耕耘多年,有着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但是,在工业云市场,这里的客户既不是金融大咖,也不是电商用户,而是一大堆可能与智能基本无关,甚至没有实现互联的老旧设备。
这个时候,比的或许不是技术,而是谁更懂工业。
因此,专业媒体网站“物联网智库”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老牌工业企业做工业云及工业物联网或许更具优势。
SIEMENS Mind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