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机床企业快发展 产品质量是关键
我国虽然是机床大国,但机床行业产品的质量一直严重影响这机床行业的发展,以至于国内高需求的中高端机床都要从国外进口。
9月上海数控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同比减少16.67%
2013年9月份,上海市生产数控金属成形机床105台,同比减少16.67%
数控机床专项举办科技报告及课题验收工作培训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报告制度,规范数控机床专项课题管理,推动专项课题验收工作,数控机床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于2013年10月29日在北京召开科技报告及课题验收工作培训会。
中国上半年金属加工机床出口情况
中国上半年金属加工机床出口额为13.8亿美元,同比增长1.7%。其中金切机床、成形机床出口额分别为8.8亿美元和5.0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4.3%和增长14.0%。数控金属加工机床出口5.1亿美元,同比下降2.8%。
包装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 中国包装业进自动化阶段
统计资料显示,在过去的5年里,机器人技术在中国包装业中的应用从9.5%增长到了17.4%,其中,码垛、装箱以及拾取和放置领域中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最为普遍。
广东工业机器人产业 2015年要达5万台
要发展多用途机器人应用,包括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2015年要达到5万台,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年均增长30%。
国产机床刀具满足航空业需求“尚需时日”
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技术能力和制造水平已有较大提高,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将高档数控机床列为16个重点发展专项之一,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为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已经提供了一批适用产品。
国内市场模具发展趋于高端
近年来,模具加工行业发展趋向高端化,以加工中心为代表的现代机械加工设备及其工艺对刀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刀具的精度、使用寿命和刀具的结构越来越成为影响加工能力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昂贵的刀具也成为生产成本很大的组成部分。
玉环将机床产业列为“机器换人”行动重点扶持产业
在10月25日上午开幕的第十届中国(玉环)机床模具技术设备展览会上,参展企业有328家,分为两个展区10个展馆800多个展位。
分析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
国内高端数控机床的市场需求加大,数控机床的新品频出。从我国目前机床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自产数控机床仍远远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特别是中高端数控机床的比例严重偏低。
国产高档机床市场化之路艰难曲折
大而不强,这个词相信只要了解机械行业的读者都不会陌生。的确,在媒体报道机械行业的过程中,这一个词也在各种会议场合被不同行业协会的负责人反复提及。
机床附件分会七届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在长沙召开
2013年10月10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机床附件分会七届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在长沙圆满召开。
上半年中国机床工具产品进出口情况分析
2013年1——6月,机床工具产品进口81.8亿美元,同比下降14.5%。10类产品全线下滑,降幅最大的是铸造机械,同比下降47.9%,其次为量具量仪,同比下降21.7%,进口额最大的金切机床同比下降18.3%。
政府出台扶持政策 机床行业迎重生曙光
据悉,行业技术落后是我国机床产业发展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因此,我国政府相继出台支持性发展政策,为积极扩大国内短缺的机床资源类产品、技术类产品进口,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发布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的通知》
国产机床刀具满足航空业需求尚需时日
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技术能力和制造水平已有较大提高,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将高档数控机床列为16个重点发展专项之一,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为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已经提供了一批适用产品。
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借广交会拓展新兴国家市场
在国内市场趋向饱和之下,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最近几年一直在努力开拓俄罗斯、巴西及非洲等被认为是“蓝海”的新兴市场。
我国或将出台补贴性政策支持机床业
我国机床产业发展面临的最严重问题就是整体行业技术较为落后,只能保证中低端领域的生产需求,在工业生产越来越高端化发展之时,这些产品已不能满足国内生产发展,故我国政府相继出台支持性发展政策。
我国重型机床历经高速发展 冲刺国际市场
我国重型机床行业历经了10年高速发展期,行业企业由粗放型经营向技术集约型发展,逐步向现代化企业迈进,产品从低水平简单数控发展到多功能复合化,产品门类、品种、产业规模、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特别是技术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竞争力不断增强,令世人睹目。
资本市场持续疲软 机床产业大幅下跌
据了解,因受产能过剩影响,我国制造业投资大受影响,我国对外贸易进入艰难的调整期,低速稳定增长将是长期趋势,海外市场资本市场连续下跌,投资者投资信心与热情遭到极大打击,资金不断抽离市场。
大朗数控织机集聚效应强 98家企业齐争锋
在大朗镇长约1.3公里的“数控织机专业街”上,目前已聚集了数控织机销售服务企业98家,另外,大朗镇还有17家数控织机企业设立了生产基地,有力证明了大朗的区位优势和毛织产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