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效益分析
(1)生产效率提高,停机时间减少:以主投产计划为核心,组织图纸、BOM、工艺、物料等各种主要生产元素,计划数据与实际完成数据进行比对,用以校准计划合理性,并改善制造环节的瓶颈环节;以生产线日装配计划为核心,提前完成备料,生产组织更加清晰有序,生产效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生产组织效率提高后,停机待料时间也减少许多。
(2)管理手段更丰富,改善措施更精准:举两个例子,一是对于工时信息的搜集和应用,实施MES之后,得到了工人的实际工时信息,通过实际工时和定额工时的匹配对比,改善了计件工资定额;二是,通过同岗位同工种不同操作员之间的工时、质量对比,来辅助工人技能定级和定向技能培训,管理精准程度大大提高。
(3)生产协同性和计划性得到提升:生产过程的“黑箱”打开,生产计划部门和工厂管理部门都可以清晰的了解到问题所在,计划部门在排计划时有了更多更及时的数据支撑,制造部门在得到计划后能够更准确的安排生产制造。公司计划工作与调度工作的时间比例开始转换,透明清晰的数据,让大家可以在相对同样的认知上沟通,协同性提高带来了沟通的便利。计划的精确性和适应性提高后,工人的加班情况减少了近50%;
(4)绩效考核更方便,成本控制更容易:对于生产效率有了及时准确的统计,对于各种分项制造成本有了更详细的数据,通过车间具体执行数据反馈来对前段的设计准确度、计划准确度、采购到货及时率等进行考核更加的方便、及时。通过实际工时成本与标准工时成本的对比,可以便于控制人工成本;
四、企业信息化未来发展规划
在未来几年内,公司将紧紧围绕 “互联网+”发展战略及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规划,坚持产业互联网发展方向,依托信息技术实现工业制造的升级与转型。从整体发展战略上讲,首先,以智能化的设备生产智能化的产品,完成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制造升级;其次,以智能化的用户体验和增值服务为目标建立物联网云服务平台,以智能化的产品为基础打造智能化的服务,实现产业互联网化和制造业服务化;再次,依托智能化的产品和智能化的服务,以互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在线售后等为手段,实现单一装备制造商到软硬件整体方案服务商的转变,彻底完成新常态新环境下产业互联网的转型升级。
主要分三方面:一是在电力设备方面,最终要建立以智能化开关柜为基础的物联网云服务平台,实现设备远程定位、数据采集、状态监测与主动预警、控制及售后等,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降低售后服务成本。二是农业光伏方面,努力打造智能农业光伏监测与服务系统,实现远程监测光伏发电设备运行状态、采集发电数据、故障分析等,还可以通过监测农场温湿度,实现智能温湿度调控。三是风光互补路灯方面,建立智能路灯物联网服务平台,实现智能风光感应方向定位、光感控制或远程控制、电量监测及储能保护风力及阳光强度监测。
在智能制造方面,将依托现有基础,建成信息世界和物理世界相映射的全息智能工厂,形成中低压输配电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并深耕电气行业产品与装备的物联网和大数据应用,深入推进大数据在生产效率提升、制造质量保障、产品研发迭代、管理流程优化、决策支撑分析等方面的价值应用,不断提升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助力森源精品的品牌塑造,支撑“森源装备、装备世界”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