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工业4.0

德国工业4.0的启发: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08-03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关键字:工业4.0 产业转型升级 
全球化分工范式1.0: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利用其技术与装备的优势,构建了全球化的第一个版本。英国的技术、装备与能源、全球的原材料,英国本地化生产,全球化的营销。英国在收获世界的财富同时,也承受着本国能源和材料消耗和环境污染,正如雾都孤儿中描述的场景。

    谈及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制造业回归之时。我们都会好奇地问为什么要回归?将如何回归?以什么样的方式回归?难道会是将现行模式的工厂搬回本土吗?

    “在有人生活的地方以及市场所在地进行制造,这无疑是制造业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贡献之一。目前制造场地的选择只考虑低工资和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两个方面,这会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实际做法。”

    危机、洞察、大趋势、策略及方法与路径的设计,将开创新的全球化分工的范式:既考虑到竞争力,也要可持续的发展。欧洲人对于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认真思考。08年金融危机德国经济一枝独秀,促使发达国家在重视金融、技术的同时,再次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德国工业4.0的启发: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是研究新经济形态的整体架构与系统的思考。

    纵观人类工业文明史,在不同的阶段发达国家借助其优势构建出不同的全球化范式:

    全球化分工范式1.0: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利用其技术与装备的优势,构建了全球化的第一个版本。英国的技术、装备与能源、全球的原材料,英国本地化生产,全球化的营销。英国在收获世界的财富同时,也承受着本国能源和材料消耗和环境污染,正如雾都孤儿中描述的场景。财富与问题并存,这种模式受制于本国资源,并会对本国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破坏和负面的效应。当财富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了去工业化的浪潮,形成了低技术产业的全球转移的模式,即全球化分工范式2.0。

    全球化分工范式2.0:其模式是采取的是美国的技术、欧洲的装备,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和材料及低劳动力成本,全球化的销售。发达国家将低技术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也将所有的负面影响转移至在发展中国家,从东南亚到中国沿海及内地的转移,经过几十年的历程,已受制于环境的极限,能源的极限,材料的极限,已经很难持续发展下去。借助专利技术的优势以及金融资本的优势,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的低劳动力成本人口红利模式,也开始受到挑战。利用发展中国家低劳动力成本,大量的自然资源的同时,环境也产生了重大的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也相继出现。同一个地球同样的命运,不同地区的环境污染将会引发全球性的一些危机,如何在确保生态的平衡同时又能满足产业发展的平衡,成为大家共同研究的重要问题。必须考虑既可以满足竞争需要,又要可持续发展的3.0时代。

    全球化分工范式3.0:在欧洲等发达国家都在思考,借助新一代的技术推动已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工业进行回归。发达国家借助清洁的技术与装备,材料的低消耗,清洁的能源,市场中心生产,市场中心销售的范式----“未来工厂将在市场中心进行生产,在数字世界进行合作;企业必然要集中于价值创造过程,这使得同样有必要缩短工艺链,反对原材料,时间和成本等方面的浪费,精益生产,企业要把力量集中在创造价值的工艺技术,这就要求减少浪费和排放,并且要求有相应的技术,以较高的生产率循环利用所有原料。”

    如何构建全球化分工范式3.0及实现欧洲工业的回归?

    首先是如何构建竞争力?

    树立新理念,建立新格局。就是构建未来的新生态,架构、模式,以及新的工业基础,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本轮经济体系的构建,将是建立在大家对于未来的共同认知。考虑的因素包括自身的需要这外,还要满足社会和自然的共生共荣,可持续发展。每个国家不能独善其身,必须协同发展。在共同的原景下,建立相应的框架,寻找这个时代所需要的,适应时代所需要的技术,构建更能够持续发展的全球分工范式。

    借助新技术,实现不可能。在材料工程、工艺工程可靠、制造系统中的设备、工程实施方面的能力尤为重要。工程技术基于科学的方法和仿真是服务未来产品和工厂的工程技术;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连接,为工程师制造最好的机械;用于开发商端产品、管理产品的复杂性;对于金融危机的反思,构建更强壮的社会系统;以柔性化的生产满足个性化的定制。

    增材与生产技术构成传统技术的替代技术;多层承压材料碳纤维合成材料钛合金以及热性材料;零排放、高资源效率和智能技术就可能推动批量;为未来的制造业设定技术和社会标准,建立未来工厂,则可能在技术视角方面具有全球水平;自动化让工作从铁力劳动变成数字和虚拟工作,并嵌入到行政管理的工作流程中;信息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知识工人;把制造业看作社会技术系统的整体主要目标是保持可持续性和竞争力,未来工厂的原景从成本导向到可执行性的范式转变应该是教育系统的主导思想。

    第二是可持续发展,如何共建共同的基础设施,相应的文化体系。

    从产品的竞争,到品牌的竞争,到产业链的竞争,再到平台的竞争,产业生态的竞争还不够。从现在开始要考虑到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平衡。两手抓的战略,过去是一边是发展,一边是治理,现在就是从一开头就是以生态平衡发展。从一开始就建立持久的人才培训体系,以及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在构建自身的小生态同时需要和大生态共融共存。由于生产力的提升以及各种基础的提升使得我们能获得更清洁的能源,采用更加科学的生产方式,可以用更少的资源和劳动力满足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为人类进一步的更高级的需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强调制造业与自然和谐发展!使用可再生原料与能源,不产生废物,不影响环境,提高技术效率,进行可持续管理,就是“ 精益、 清洁、 环保”。

2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相关资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