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其它

工业互联网平台演进带来的技术变革与挑战

发布时间:2018-02-21 作者:佚名  来源:江苏大数据联盟
关键字:工业互联网 工业 
2月4日,以“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应用”为主题的研讨会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举行。
    安筱鹏副司长发言如下
 
    之前和在座的许多专家就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过多次交流,但今天各位专家讲了很多新的认识和理解,很受启发。结合各位专家们讲的,我谈两点体会和认识。
 
    第一个体会,我们现在谈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之前讲的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第二个体会,从宏观角度看,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面临哪些挑战和问题?
 
    关于第一个问题,从过去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到现在我们所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生了什么变化?概括来说,是“两个没变”和“六个变了”。
 
    两个没变: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没变;二是解决问题的逻辑没变。
 
    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没变。无论是两化融合、智能制造,还是工业互联网平台,都在考虑如何提高制造业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并降低成本,这些问题是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就存在的老问题。制造企业面临这些问题可以转化为如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问题,制造业竞争的本质是资源配置效率的竞争,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考虑如何优化制造资源的配置效率。
 
    解决问题的逻辑没变。这个逻辑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数据+模型=服务,即我们通过采集更多的数据、可以更好地训练和优化模型,从而通过加速应用迭代形成更好的服务。无论是两化融合、智能制造,还是工业互联网平台,都在考虑如何通过“数据+模型”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就是如何采集更多的数据,实现物理世界隐性数据的显性化,实现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并通过各种模型软件去分析处理,实现数据—信息—知识—决策的迭代,最终要把正确的数据、以正确的方式、在正确的时间传递给正确的人和机器,以优化制造资源配置效率。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制造业基于公有云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一套解决方案。在我们过去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快智能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升级迭代,在不同的技术背景下形成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从基于传统的IT架构解决方案,到基于私有云的解决方案,再到基于公有云的解决方案,也就是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解决方案,其发展过程本质上体现了解决方案技术路线的演变和变革,概括起来就是六个变了:
 
    一是数据从哪儿来变了。传统IT架构解决方案中,系统采集更多的是各类业务系统、产品模型、运行环境以及互联网的数据,但对工业互联网平台来说,最大的变化是实现了更多机器和设备的互联,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源源不断地采集到各类设备和机器的数据,实现多种数据的集成。
 
    二是数据到哪儿去变了。传统IT架构解决方案中数据都汇集到本地各类业务系统中,这些系统大多是烟囱式、孤立的业务系统。与此不同的是,在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下,越来越多的数据汇聚到了云端,在云端进行数据的集中存储、管理和计算。
 
    三是模型在哪部署变了。与基于传统IT架构的模型部署在本地不同,工业互联网平台越来越多地将各类模型软件部署在云端。传统各类工业软件通过架构重构、代码重写的方式部署到了云端,成为“云化”模型;同时很多开发者基于云端开发环境正在开发更多新型软件,成为“云生”模型。
 
    四是模型怎么部署变了。传统IT架构解决方案中各类模型软件大多是一套复杂的一体化、整体式架构。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各类机理模型和大数据分析模型主要以两种方式部署在云端:整体式架构和微服务架构,当前两种部署方式同时存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微服务架构将会成为主流。
 
    五是资源优化深度变了。与传统IT架构解决方案相比,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将更加及时、准确、完整的数据汇入到更加精准、科学、多元的模型中后,将会实现更深层次的制造资源优化配置,对物理世界认知和改造将从描述、诊断向预测、决策、优化不断演进。从最初基于数据的可视化、可描述,到基于信息的可诊断、可优化,再到基于知识的可预测、可决策。
 
    六是资源优化广度变了。传统IT架构更多面向单元级、系统级层面提供资源优化配置服务,而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各种各样以SaaS软件和工业APP形式呈现出来的服务,能够提供从单机设备到生产线,到产业链,再到产业生态的系统之系统级优化,实现从局部优化到全局优化。
 
    关于第二个问题,大家刚才讲很多工业互联网平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何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看工业互联网平台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我谈点认识,概括起来三个方面:
 
    一是如何鼓励企业家积极拥抱工业互联网平台。消费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之间存在很多技术上差异,实际上在应用端有一个更为关键的差异,就是用户愿意不愿意使用。中国的个人消费者在消费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变化中,逐渐形成了“改变是常态”的心理状态,对消费互联网快速迭代、升级、创新的局面习以为常,并且愿意拥抱这种改变,这是中国消费互联网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工业互联网平台带来了基于工业云的新的架构体系、技术体系、安全体系、业务流程和商业模式,对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面对这些变革,制造业企业是否愿意拥抱改变,敢于尝试,并且愿意为改变付出实际行动将成为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需要将着力点放在如何营造企业家拥抱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上。
 
    二是如何构建数字化模型生态体系。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是工业PaaS,工业PaaS的核心是数字化模型。从表面上看,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与国际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软件的质量和数量不足,但本质上是制造技术和工业知识、经验、方法的沉淀不够。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领域存在大量的知识、经验、方法等,过去是以专利、操作习惯、老工人工作经验等形式存储呈现出来,而现在这些工业技术、经验、知识正在通过规则化、软件化、模块化,以数字化模型的形式沉淀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这就要求围绕数字化模型的开发、部署、维护、服务构建起完善的生态体系,将大量的技术原理、行业知识、基础工艺、模型工具,高效、便捷地沉淀到平台之上,进而提升平台价值。
 
    三是如何通过真实应用场景牵引平台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一套基于云平台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解决方案,这套解决方案一定是用来解决一个真实的行业应用问题,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并经过数字化模型的归纳、分析、提炼,最终以新型工业软件(工业APP)的方式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用于优化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解决真实应用场景的多种问题。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必须以真实的应用场景需求为牵引,优先考虑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要什么”,而不是从平台供给侧考虑“有什么”问题,必须从需求侧梳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方向,发展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相关资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