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机器人巡礼
协作机器人作为工业机器人的一个细分领域,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已成为业界备受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对协作机器人的定义,发展历程、优势,市场定位、面临挑战等,以及协作机器人厂商与产品进行系统地梳理。
二、协作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1996年,协作机器人的概念由美国西北大学的2位教授J.Edward Colgate和Michael Peshkin首次提出,并申请了专利。而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基于1995年通用汽车基金会(General Motor Foundation)赞助的一个项目,试图找到一种方法使机器人变得足够安全以便可以和工人协同工作。
2005年,协作机器人开始迎来了发展契机。在当年3月,由欧盟第六框架计划资助的中小型企业(SME robot)项目开始实施。该项目旨在通过机器人技术增强中小型企业劳动力水平,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减少离岸外包,由德国顶级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所之一——弗劳恩霍夫协会制造技术与自动化研究所(FhGIPA)负责承担,同时参与该项目的还有德国宇航中心(DLR)、瑞典隆德大学工程系(LTH)、其他大学及科研机构、IT公司、软件开发商以及咨询公司。
同年,协作机器人厂商Universal Robots在丹麦成立,公司创立的初衷是其创始人Esben.stergaard,Kasper St.y 和 Kristian Kassow在南丹麦大学一起做研究时,发现了中小企业对机器人的新需求(与当时丹麦政府主导的一项机器人计划也有关系);2008年,Rodney Brooks创立了Heartland Robotics(2012年更名为Rethink Robotics),其最初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美国本土的SMEs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因此,协作机器人最初的市场是中小企业(SMEs)。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6年,日本安川电机公司机器人分部(Motoman)向欧洲市场引入了一种双臂机器人,其SDA系列与SIA系列轻型机械臂,与现在的主流协作机器人在结构与外观上非常相像。只是当时Motoman更倾向的是“机器换人”及“多机器人协作”,而非“人机协作”。
直到2009年,Universal Robots公司推出了一款机器人——UR5,全球首款协作机器人诞生。其实在UR5之前,绝大多数协作机器人都是在传统机器人的基础上改造的,而UR5才是第一个从产品设计伊始就以协作机器人的要求进行开发的机器人。
2012年,Rethink Robotics推出了双臂协作机器人Baxter,但并不是很成功。
自此之后,协作机器人市场大门被打开,不仅以“四大家族”为首的传统工业机器人企业纷纷将目标指向了这一新领域,KUKA的LBR iiwa(2013)、ABB的Yu Mi(2014)、FANUC的aR-35iA(2015)以及Motoman的HC10(2015)相继被推出,而且市场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创立的协作机器人公司。协作机器人的概念也被大家所认识和接受,并逐渐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201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针对协作机器人发布了最新的工业标准——ISO/TS 15066:Robots and robotic devices—Collaborative robots,作为支持ISO 10218的补充文档,该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协作机器人的设计细节及系统安全技术规范,所有协作机器人产品必须通过此标准认证才能在市场上发售。由此,协作机器人在标准化生产的道路上步入正轨,开启了协作机器人的元年。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