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视点

制造业的警钟:2017典型企业阵亡名单

发布时间:2018-01-17
关键字:制造业 企业阵亡名单 
辞旧迎新之际,一份“2017企业的阵亡名单”在“祝福”“希望”充斥的票圈中,突出重围,成了一道让我们透心凉的清流。
  

    大洋造船属于高端制造业,和传统的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的制造业还不一样。但即便是高端制造业,如今也已落到这个下场。
 
    4
 
    (图片来自中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
 
高田公司
 
    因缺陷气囊破裂问题陷入经营恶化的日本高田公司,正式决定申请破产保护,负债总额将超过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14亿元。这将成为日本制造业史上最大一宗破产案。
 
    一系列的召回和赔偿,最终让高田不得不走上破产保护的道路。高田在过去的三年里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并被迫出售子公司来支付罚款和其他债务。根据重组计划,高田申请破产后,公司将拆分为新、旧两个公司。新公司将继承高田健全的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等核心业务,以1800亿日元(约110亿人民币)的价格转让给中国宁波均胜电子旗下的美国子公司百利得;而旧高田公司则负责承担全部债务并进行债务清算。
 
    5
 
    (图片来自中国机床商务网)
 
AI的驻足
 
    “风口上的猪”不是想当就当。作为人工智能导师的李开复,今年4月份就公开发言称,人工智能创业有泡沫,未来12个月,可能会有一批人工智能公司钱花完了,会倒闭。
 
    人工智能第一股的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也说,“明年将有一大批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倒闭。”更有预言说,未来两三年,将有95%以上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要倒闭。
 
    6
 
    (图片来自公众号《大参考》)
 
电动车行业的滑铁卢
 
    新能源汽车行业对政策依赖性非常强,业内企业陆续退出市场的情况屡见不鲜:5月初,中航爱维客汽车有限公司出售50%股权;智慧能源将帝特律电动汽车有限公司40%的股份无偿转让给公司控股股东远东控股集团;被誉为“香港特斯拉”的五龙电动车,旗下长江汽车获得宝贵的生产资质5个月后遭到李嘉诚的抛售。
 
    电动车行业竞争也异常激烈,据2017年统计,已有32家电动车企业宣布“死亡”,据行业人士透露,当下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企业更是数以百计,随时有破产、跑路的风险。成本上涨、配套紧缺、资金断裂、环保冲击、抗风险能力弱这五大危机,成为冲击电动车行业的最大阻力。
 
    7
 
    (图片数据来自三轮车商情,gongkong编辑并整理)
 
照明行业的生死抉择
 
    照明行业在年关时也是诸多事端,先是宁波燎原被传停产,随后是北森科技宣布停工停产,眼看2017年就要结束,但是各种关于破产、倒闭的消息却没有停息,LED真的不好做吗?
 
    8
 
    (图片数据来自公众号《阿拉灯照明》,gongkong编辑并整理)
 
    不管是企业,还是行业,大致破产的原因如下:
 
    资本侵蚀——追逐高利润、拉长资金链、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抗风险能力降低。
 
    比如,大连机床破产,当时给出的解释是:受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公司产品结构调整、融资受阻等因素影响,资金链极度紧张,无法保障合同产品生产资金投入,合同产品未能按期交货,未能按期履行合同,而且由于经销商继续履行合同的意愿并不强烈,后续回款也无法保证。
 
    而且,几乎所有制造业巨头都在运作地产或金融项目,所以你看到了美的地产、海尔地产、联想地产,脱实向虚急剧蔓延。钱是最聪明的,它会流向利润丰厚的地方,资本用看似最合理却又最无情的方式在攫取着越来越小的蛋糕。
 
    而在一些新兴行业中,炒概念、玩套路,却很难在核心技术中取得突破,更不用说战略和营销决策,“吸金”却不能“造血”。这从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行业的发展就可见一斑。
 
    战略失误——制造业正在拜托传统的发展模式,与时代发展潮流贴合度越来越高,注重环保节能、注重人本关怀。在互联网+时代,无视趋势将是最大失误。
 
    比如,你从西屋电气和高田电气的故事中就能看出来。
 
    求业务转型的日本东芝公司重金押注核电产业,以54亿美元高价击败竞购者,并从英国核燃料公司手中收购西屋电气。然而,收购之后,接连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对东芝的核电业务形成沉重打击。而在市场不景气之下,东芝依然在核电业务上不断加码,最终坠入财务巨亏的深渊。
 
    高田气囊问题发酵近10年,致全球17人死亡。高田气囊最初的问题始于2000年前后,早期由于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仅本田在2008年召回过4000辆气囊问题车型。而在2009年之后,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宣告召回旗下产品,而数量甚至达到了以千万为计数单位。
 
    由上可见,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资本”,再加上品质、战略和成本,才能焕发强劲的生命力。不然,大而不强,最终在失去“世界工厂”地位的同时,也将失去经济再度迅猛增长的宝贵时机。
 
    从技术壁垒来看,国外进口份额还是太大。
 
    ·国产的高端数控机床份额极少,核心零部件还是要大量依靠进口。
 
    ·大量的柔性生产、柔性加工,产品有很强的周期性变化,对更新换代的效率有着很高要求,但中国还很欠缺提高整体更新换代效率的能力。
 
    ·从2013年起,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但很大一部分比例的机器人还需要进口。
 
    从资本壁垒来看,资本圈2017主投两大方向:工业升级与工业4.0,对人才教育、核心技术、品质提升的关注度不够。同时,投资集中于长三角与珠三角这些拥有完整成熟的产业链基础的区域。
 
    鉴于此,政府在制造业的支持上不遗余力,与刚才死亡榜对立的,是一大批优秀的制造业冠军企业:
 
    9
 
    (来源:工信部11月发布的第二批冠军企业名单,gongkong编辑并整理)
 
    风云变幻的2017已经离去,2018将带给我们哪些变化?不妨让我们大胆预测一些制造业的未来趋势:
 
    趋势一:制造业与互联网全面融合大跨越
 
    趋势二:大企业“双创”加快制造业创新生态形成
 
    趋势三:融合模式加速向协同化、个性化、服务化发展
 
    趋势四:制造分享经济将成为融合发展新形态
 
    趋势五:工业大数据分析平台成为龙头企业布局方向
 
    勿论新潮迭起,始终坚守初心:做精品、做强企,厚积薄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