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视点

工业互联网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发布时间:2017-03-28 作者:周宏仁 
关键字:工业互联网 
全球信息化的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经历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之后,智能化正在成为全球信息化向高端发展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二)工业互联网
 
    早在2000年8月,就有美国学者提出了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基本思路是把复杂的物理设备和网络,包括传感器和软件等,构造成一个系统化的整体,将大数据、机器学习、M2M等全部整合在一起,利用所得的数据和信息,控制和调整设备,以得到最优化的结果。最终目的是构造企业级的一体化的系统。工业互联网是一个综合性的企业信息化总体解决方案,包含一整套内置的核心技术,一定会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技术大类。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这两个提法,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工业互联网,因为它把未来企业界的网络,以及全球网络化的发展,描述得比较清楚。
 
    工业互联网具有5C架构(图3)。5层中的第一个字母都是一个“C”。最底层是智慧的连接层(Connection),即一个企业所需要的数据都必须能够无障碍地获取。第二层是转换层(Conversion),即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得出对决策有用的信息。第三层是计算网络层(Cyber),是企业信息中心的枢纽,在这一层,将取自第二层的信息与原来设定的期望值进行对比,发现企业运行中的问题或机会。第四层是认知层(Cognition),由第三层获得的信息,以及监控资产和设备状况,以可视化的方式,向决策者提供关于企业目前存在问题的认知,并使决策者能够做出相应的决策。第五层是配置层(Configuration),目的是通过网络空间,把决策信息送到物理空间,送到相应的子系统中,完成对相应的设备或系统做出调整的实际操作。
 
工业互联网的5C架构
 
图3 工业互联网的5C架构
 
    这个5C的架构,实际上是一个企业级的反馈控制系统,一个包括人、(计算)机、物在内的反馈控制系统。系统的控制对象,无论是人、或机、或物,其现况信息都是通过C1(第一层)来获取的。获取后,送到反馈器,即C2(第二层),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所得出的整个企业状况的实际值和期望值在C3(第三层)进行比较,比较后得出决策信息C4(第四层),指示在什么地方需要做出怎样的调整或改变,最后是由控制器C5(第五层)发出指令,实施对人、机、物的控制。反馈控制是自动控制理论最核心的思想之一,只有反馈控制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控制效果。在人、机、物一体化的大系统情况下,反馈系统的一体化和优化设计,确实有很多重大的理论和创新问题。
 
    认识工业互联网非常重要,尤其要抓住它的本质和内涵,对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意义非凡。工业互联网系统不仅涉及信息技术的各个方面,而且也涉及很多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世界上没有一个企业能够承担工业互联网的全部研发任务。为此,美国几个IT巨头牵头组织了工业互联网联盟。2015年6月,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发布了一个工业互联网系统的参考架构,对工业互联网的构成要素,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和研究,为工业互联网的系统架构、解决方案架构和应用架构提供了一个开发指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工业互联网提出了分析系统功能的四个维度,包括业务的维度、用户的维度、系统功能的维度、系统实现的维度,对每一个维度都做了详细的需求分析,研究了必须要考虑的基本问题。
 
    工业互联网系统的参考架构将工业互联网系统分成内外三层:外缘层、平台层和企业层。企业需要的所有数据,通过外缘层进入企业的数据平台,在平台层进行数据的转换和分析,在完成一系列操作运算后,产生决策所需的数据,并送入企业层;企业层接收这些数据之后,根据决策系统设定的规则决定企业下一步怎么做,并将决策产生的控制信息流返回到平台层,平台层对控制流进行分析后,再送到外缘层,包括企业外部的相关企业。整个过程中,核心的部分是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包括终端数据的获取、先进的数据处理、决策的执行模块、系统输出的产生等等,各种模型的构建和数据的分析计算,是数据处理系统的核心。
 
    工业互联网系统涉及很多核心技术。第一层涉及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第二层用的是业务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第三层是云计算技术;第四层离不开计算科学技术;第五层则是网络化的自动控制技术。
 
    不难看出,工业互联网所需要的技术支撑,实际上把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热点几乎都概括其中。目前,我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都炒得很热,但是,如果这些热门技术不围绕一个主题,朝着一个共同方向努力的话,是形不成竞争优势的。
 
    2016年3月2日,工业互联网和工业4.0这两个技术平台,在瑞士苏黎世做了对接。双方达成协议,必须实现工业4.0参考架构模型和工业互联网系统架构模型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这是二者得以共享全球市场的一个重要步骤。中国也已推出自己的工业互联网架构模型,但总体来看,我们的步子还是慢了一些。如果我们的步子能够更快一些,工业互联网系统的竞争有可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特别是,其中涉及很多标准和规范问题,如果我们不参与前期标准的制定,就会非常被动。中国必须尽快建立团队,推出自己的工业互联网系统“参考架构(IIRA)”,并与“工业4.0平台”和“工业互联网联盟”展开协调行动,以避免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