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视点

美国智能制造的路线图 美国制造创新研究院解读

发布时间:2017-11-17
关键字:智能制造 路线图 
导读: 清洁能源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CESMII发布了其2017年到2018年的短期建设路线图(Roadmap 2017-2018),而在CESMII的愿景描述中,清晰的指出:智能制造是2030年左右可以实现的制造方式。

    如何定义项目选择,美国创新研究院的运营基本都是项目导向的。有时,选择一个好的项目,比把项目完成得好更重要。CESMII提出的择项指标有:

    ☆ 定义行业内显著的制造问题;

    ☆ 汇总当前状态,陈述当前最高水平,识别壁垒、差距和机会;

    ☆ 定义独特规格的创新,并能被不同的公司或行业所重用;

    ☆ 定义项目如何为CESMII的目标服务、如何与CESMII的研发职责保持一致。

    从这些指标,我们可以看出创新研究院启动的项目具备的一些特性,包括:1)跨行业性;2)领先性;3)独创性;4)可重用性。也就是说创新研究院启动的项目,不是为了支持哪一个企业的发展,而是为了支持整个跨行业、行业的整体发展,这是和我们申报项目时最大的区别。

    集成四大战略

    为优化制造以增加能源生产力,CESMII在路线图中提出了 “集成战略”,主要包含四个部分:1)商务实践;2)使能技术开发;3)基础平台建设;4)劳动力发展。如图2所示:

    2

    图2:四大战略

    需要注意的是,这四个方框的颜色、以及不同方块之间颜色渐变的连线,CESMII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战略部署的集成关系,算是一个比较新颖的创举。在2017-2018的短期行动计划的甘特图中,可以更好的看出这个思路。

    3

    图3:商务实践的甘特图

    图3中绿色细框中的内容,都是推进商务实践战略的行动计划,诸如:重启商务标准委员会以定义关键市场、发展咨询能力以识别行业机会、定义智能制造集成的评价指标等。而其它颜色粗框里的内容,是完成商务实践战略所需的其它战略的相应行动计划,比如:

    ☆ 实施商业模式以促进技术提供商持续的为基础平台和市场提供工具(蓝色,基础平台建设);

    ☆ 识别与智能制造相关的劳动力技术技能差距,为不同层级的利益相关方开发课程与培训,并与商业机会相匹配(棕色,劳动力发展);

    ☆ 开展相关工作组的讨论会以促进智能制造市场技术主题的问题及方案分享(黄绿色,使能技术开发)。

    其它几项战略的行动计划也是按这个思路展开的。

    劳动力发展

    本文把这项战略单列出来,是因为笔者发现国内的企业在智能化转型的实践中,普遍忽略了劳动力发展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恰好是世界500强企业非常关注的。比如,大家熟悉的某个德国企业,去年就启动了一个名为SWP(Strategy Workforce Planning,战略劳动力规划)的项目,10个工厂的总经理、研发副总、工艺副总参与,先后历时8个月,对未来数字化工厂所需的不同岗位的技能技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归类,并识别了当前存在的差距,制定了填补差距的策略,包括课程、培训、不同岗位的技能共享等。

    事实上,劳动力发展的理论基础是P-CMM 2.0(Peopl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人员成熟度模型),这是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学院2009年7月发布的,把人员能力的成熟度分成了5个水平,如图4所示:

   4

    图4:人员能力的五个阶段

    CESMII把劳动力发展作为四大战略之一提出来,后面有一个重要的本质:智能制造会在全球范围内消除劳动力成本的差异,越高水平的劳动力,其成本的全球差异越小。而更重要的是,必须建立一个全新的劳动力人才的体系,才能适应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总结

    CESMII发布的一个短期路线图,重点提及了:智能制造的定义、智能制造发展的指导原则、创新研究院的主要工作职责、项目管理职责,给出了CESMII集成战略路线图的解读方法,简单讨论了“劳动力发展”的战略意义。相信对当下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尤其是能源领域在跨行业范围制定转型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