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APP成为工业界的新宝贝疙瘩。工业应用商店App Store,成为GE、西门子等工业巨头,和众多寻找缝隙的工业创业者们开始惦记的事情。
图5 APP自动贩卖机,够形象吧
“生态丰富性”,是一个压倒性的问题。要说服那些机器制造商,“APP”的品种必须足够多,也就是数字服务的增值部分需要足够大,才能解除企业用户对于数据接入别人家的本能恐惧。
西门子现在要为MindSphere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MindSphere的应用丰富性问题;一个是合作伙伴的完善问题。这将是一个艰难的谈判过程。
在汉诺威展会上,MindSphere的生态合作伙伴还算丰富,包括Atos、Bently等几十家公司。
既有来自数据层面的,也有来自应用层面的。例如IBM Watson数据层面的大明星了。当然,选中IBM Watson这样的合作伙伴,对双方来讲是各取所需。IBM Watson这样的IT巨头,或许也会认为它是整合了MindSphere。而对于西门子可能不愿意提及的竞争对手GE Predix,则选择了与IBM Waston对垒的方式。实际上,GE还在去年针锋相对地收购了两家人工智能的初创公司Bit Stew Systems 和 Wise.io,意欲加强其在工业数据分析的能力。
西门子开发出来的这些连接盒子、网关等,也将使得许多传统的通讯接口和工控机厂商如研华等公司,心生疑惑。这样关键接口的生态闸门,应该由谁来建设?碰上其他竞争对手,又该如何处理?类似MindConnect Nano这种数据采集箱,对于传统做MES同时兼做MDC(生产数据采集)之类的厂商而言,将可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种沉甸甸的狠角色,GE的Predix也是其中之一。
西门子为研磨工具公司Gehring提供了刀具磨损监控的软件示例,这对于传统的刀具供应商也提出了一个难题。
世界刀具界头把交椅的山特维克可乐满也有自己的刀具应用程序,实际上各家像样的刀具公司,都有这样的刀具管理程序。那么这些刀具公司,是否真的愿意把独立开发的软件,放置在西门子的云端。这中间的权衡和较量,尚不是当下生态定义者所能一口气说清楚的事情。这是生态建设过程重点的问号。
实际上,如何能够加快吸引更小的长尾开发商,才是西门子MindSphere需要面对的最为艰巨的挑战。新创企业的加盟,将是MindSphere生态的重要一环。
图6 加入生态的BluVision 传感器公司
为此MindSphere即将启动“火箭俱乐部”的计划,就是为那些致力于为工业提供服务的新创企业而准备的。为工业捣鼓玩意的小业主们,可以成为幸福的小白了。
四全新的战略布局
在MindSphere的脚步声中,中国与德国西门子总部,甚至与西门子美国,都不能算是同步。在去年汉诺威展会上,西门子隆重地推出了MindSphere;而在去年绝大部分时间,在中国的展示都只能算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在中国,看上去也没有做好准备——在2016年,西门子中国似乎仍然在观望。从总部决策来看,中国应该是第三波市场。
图7 MindShpere是汉诺威展的一个焦点
然而高歌猛进的中国市场,坚定了这个谨慎的工业帝国的决心。
在今年3月初的武汉用户大会上,西门子工业云平台MindSphere在中国则是相当正式地进行了亮相(相比较的是,一个月之后在德国展会上, MindSphere的展示重点则放在了生态圈的建设上)。按照Siemens PLM Software全球营销副总裁的看法,工业企业可将MindSphere看作为数字化服务(譬如预防性维护、能源数据管理以及工厂资源优化)的基础,当然他也提到了合作伙伴可以基于MindSphere通过众创的方式开发不同的APPs。
这种谨慎,跟当下热火朝天的云平台建设,尤其是考虑到Predix在中国的高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GE的伊梅尔特早在2015年就宣称:2016年Predix可以有2万个APP开发者——这样的高调,似乎并不是西门子的做派。甚至在MindSphere高调开始宣传的今天,西门子数字化工厂DF的老大Mrosik依然没有给出这种类似KPI的预测。
如果大家熟悉两大联盟: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IIC与德国工业4.0采用那种T型对标方式的话,那么紧贴工业4.0的标签,将重点放在数字化生产制造上面。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工业4.0将只能是西门子的重要策略之一,而非全部。
物联网IoT操作系统,对于西门子而言,显然可以意味着更多。
在2016财年,西门子软件收入约33亿欧元,其中数字化服务收入约为10亿欧元。其未来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被认为可以是自动化的两倍。因此,这是推动业务高速增长的新引擎。
基于数据的资产服务,显然有一个更加开阔的局面。这比Digital Factory要宽广的多。如果能够将“数字化资产”的数据服务,成功地驾驭在西门子的整个业务之上,将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笔者在这里大胆地推测,如果西门子能够强化数字利益,那么“数字资产”Digital Assets集团,或许在将来也可以呼之欲出。
实际上,MindSphere在2016年年底,已经开始成为西门子所有业务的平台。这是一场全新的布局。
从这个意义看,或许有一天,当下仍然在“数字化工厂DF”集团之下的MindSphere,显然承载着西门子更高的使命。如何梳理其中的关系,也会是考验如此多样化业务的西门子高层的一个关键雄心。
五后记:战略的视角
如果用一台摄影机来观察西门子决策者的视线高度,我们会发现,借助于MindSphere,这个视线是在继续上移,走到了更加无形的“数字化工业服务”。然而,这种视线转移的根本支撑,却是将战略重点,从数字化工厂的厂房级,已经下移到设备级了。借助于物联网似乎具备的穿透能力和摆渡作用,渗透到设备数据上。
这是从工厂水平线向上看的一次战略级的提升。
观察西门子的故事,犹如看一个正在完成的大片——看上去出场人物都齐全了,但角色间所有的关系,,依然存在着各种猜测。。唯一的差别是,这里并没有一个可以确定和安排的导演和剧本。数字化工业的迷人之处在于,大戏刚刚上演,一切的前因后果都在探索,而非预先设定。
而此时,正是我们察觉戏法奥妙之处的难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