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能工厂

信息化助力东风柳汽打造智能工厂

发布时间:2016-09-03 作者:e-works整理 
东风柳汽两化融合综合水平已经达到了深度融合阶段,从管理信息化、产品创新数字化、IT运维管理以及自动化三个方面描述东风柳汽的信息化应用现状。

    3.项目实施与应用情况详细介绍

    1)项目实施应用情况

    基于精益生产的智能工厂一期建设项目主要包含4大块内容,分别是柳东一期IT基建、工程管理系统、集配防错指示系统、生产管理系统。

    IT基建主要是柳东一期的网络布线项目,将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将网络结构划分成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主干数据传输的带宽要达到万兆比特率。水平布线采用屏蔽6类双绞线和光缆实现100兆/1000兆数据传输到桌面。所有网络设备交换机将采用国内品牌华三。

    工程管理系统使用.NET平台开发,数据库采用ORACLE 11G。工程管理系统是承接计划与执行的关键系统,具有PBS排序(涂装车身存储区智能排序)、生产指示、生产管理目视、OEE(设备综合效率)顺序遵守率报表等强大功能。

    集配防错指示系统上位控制部分将于工程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ANDON系统(为汽车装配线设计的综合性信息管理和控制系统)做接口,接收队列、BOM(物料清单)信息。下位的现场控制部分,将采用三菱Q06型号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采用CC-LINK总线形式(开放式、数字化、多点通信的底层控制网络)连接各个网关,再由网关控制各个指示灯。集配防错指示系统具有捡料防错、基础数据维护、求援报缺、监控及报表等功能,具有捡料准确指示、扩展灵活等特点。

    生产管理系统选用Infor LN软件,再根据柳汽业务需求进行定制开发。生产管理系统将具有制定基础数据维护、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仓库管理等功能。

    系统建设主架构图:

系统建设主架构图

图3 系统建设主架构图

    系统的主要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系统的主要流程图

图4 系统的主要流程图

    ①生产控制模块:

生产控制模块总体流程

图5 生产控制模块总体流程

    生产管理子系统主要的功能是管理生产作业计划的生产、执行和反馈。该子系统与LN系统紧密集成,从LN系统中接收月、周计划,并将执行的情况、实绩反馈至LN系统。

    ②设备监控模块:该模块主要包含:设备履历管理,PLC集中管理,设备状态显示,设备报警等功能。

    ③车辆跟踪模块:车辆跟踪模块,通过利用条码或RFID等手段,对在制的车体、零部件、载具/吊具进行全程跟踪。车辆跟踪系统是底层生产自动化设备与上层信息管理系统连接的关键纽带,通过定位车辆位置,并进行图形化展示,实时的展现了车辆在产线的具体位置;通过信息关联,还可以进行生产匹配及防错处理。

    ④PBS控制模块:当车体焊接工序开工时,排序系统根据均衡化的目的生成不同规格汽车的生产顺序。PBS存储区均可按照车辆的车型、颜色,进行编组、排序。一般生产按路由规则进行编组、排序。PBS主控制界面具备修改功能,通过画面对编组、排序的规则进行重新设置。PBS存储因物料等因素无法按正常排序进行放车时,通过画面操作允许对排序序列进行修改,异常车辆可通过快速通道重新排序。异常处理指令由PBS主控界面下达至PLC或机运系统,实现相应的操作。PBS的功能,就是在涂装和总装之间安放一个缓存带。涂装完的车体进入这里,改变了先后顺序,再进入总装车间。可以保证按照平准化的要求进入总装。

    ⑤集配防错系统:集配防错指示系统用于集配区,通过在料架上安装的指示灯、显示器来为物流人员和拣料人员指示正确的拣料信息,防止发生拣料人员错配、漏配的状况。同时对拣料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并对拣料过程中的数据实时采集,实现数据管理、查询、报表、追溯等功能。

    ⑥同步供货:同步供货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能够在短时间内供货的供应商进行协同生产管理。其主要目标是:实现“精准化生产”,即需即供;提高小批量、多品种混流生产对市场变化的相应速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空间和成本;在同步供货业务模式下,系统根据车辆的生产节拍,在进入总装前向同步供货厂家发送同步信息,厂家根据此信息决定送货时机。

    ⑦车辆信息管理:在日顺序计划导入工程管理系统后,在系统内将为每台车建立车辆档案,用于记录车辆的零部明细、产品配置、在制信息等。

    ⑧报表管理:利用强大的报表中心开发模块创建生产管理各个环节的业务统计、分析报表。报表中心数据报表/图表制作和查询分析综合开发工具,对用户完全开放,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的个性化查询、统计需求。

    2)项目实施难度

    1.多部门协同合作。本项目涉及到柳新公司、涂装车间、总装车间、PV制造技术部、PVSCM部多个部门,需联合多个部门共同协作。

    2.系统将与生产现场各个不同设备进行交互通信,与每个设备通信协议各有不同,需单独进行设计,且需要在现场做大量的联调测试工作。

    3)项目实施完成情况

    本项目的建设计划从2012年1月开始启动,2015年6月实施上线,目前项目已经完成建设。

    项目各阶段建设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成立项目组,对项目进行了先期调研和预规划,并对行业内同类课题进行对比分析,进行总体方案设计、论证,同时对系统初步的设计。

    第二阶段: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系统设计:系统总体设计,系统架构设计,系统功能设计,系统数据库设计,系统界面设计,系统接口设计。完成代码开发,产品测试。

    第三阶段: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进行各系统的系统运行环境部署,系统正式版与测试版安装发布,使用者培训,系统功能测试,业务模拟测试,系统数据初始化,系统上线试运行,编写用户操作手册。

    第四阶段: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编写系统实施推广方案,对当前系统上线运行实施推广并扩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