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玩起”精准个性化服务
“假设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京东上购了一本绝版书,按照以前印书需要做模板,印刷的成本非常高。虎彩印艺提出‘按需出版、实现零库存’‘图书POD断版书按需印刷’等创新方案发挥数码印刷的巨大优势,解决出版社和读者的难点与痛点问题。”陈成谈起了“图书版”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该服务也应用到C2B个性化影像等业务上。”陈成稳说,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或者客户端下单,就可以在挂历、笔记本、写真、杯子上进行个性化定制,并在自己选定的彩页上放上自己的照片或标注,通过这种个性化、零库存印刷模式,实现柔性化生产。
陈成稳率先在国内印刷业提出“互联网+数字印刷”模式,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技术,重新开拓出个性化影像和按需出版两大个性化业务的发展。
谈到虎彩印艺为何要玩起这种“多批次、小批量”的个性化业务,陈成稳说,随着经济下行,有些产品的周期受到挤压,很多生产商很难准确地把握产品的销售周期。“在这种情况下,印刷的数量成为生产商最烦恼的问题,印多了造成库存积压,印少又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数码印刷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这项个性化服务,自然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数据显示,虎彩印艺的图书印刷和个性化影像业务量从2013年的516万元到2015年的8000万元,短短两年时间,同比增长了15倍。
陈成稳预估,按照目前的业务量和发展趋势,今年图书印刷和个性化印品的业务量将继续呈高速增长趋势。可见,虎彩印艺在保持现有工业水平的前提下,逐步推出创新化业务,实现个性化、柔性化生产,是企业“倍增”的有效途径。
C.借力大数据 搭建“智能工厂”
“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或者‘简印’APP客户端下单,就可以在挂历、笔记本、写真、杯子进行个性化定制,成品定制后由快递送达消费者的手上,消费者可以实现零跑动。”陈成稳向记者勾勒了一幅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个性化定制的场景。
陈成稳说,随着互联网技术异军突起,虎彩也赶起了“时髦”,巧用大数据实现全网营销模式(天猫旗舰店+虎彩影像官网+虎彩自行研发的客户端简印APP),拓宽了公司个性影像业务线上销售渠道,开创了互联网+新纪元。
根据虎彩印艺2016年半年报显示,“简印”APP二季度注册用户环比一季度增长285%,可见,企业的全网营销模式逐渐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除了巧用互联网,挖掘大数据的奥秘是企业突破“倍增”瓶颈的关键要素,“在经济环境的压力下,虎彩印艺也面临着转型升级,在产业结构、产品的创新、市场需求等多个方面都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陈成稳说,为了迎合时代的要求,虎彩印艺在深挖大数据方面做了很多尝试。
随后,陈成稳为记者勾勒了一张借力大数据、贯通物联网的“智能工厂”的蓝图:消费者在线上下单,订单上传到中央系统,中央系统定位订单所在的区域,将订单指令发送给所在区域的工厂,由该区域的工厂负责推进该订单的加工制造、物流、配送等相关工作。譬如,系统识别出订单发自东莞,就会将订单发给东莞的工厂生产,并提供相关的配套服务。”
谈到虎彩印艺智能工厂的建设,朱俊告诉记者一个小故事。他说,在前几年,考察美国大型印刷企业闪电公司的时候,发现其工厂只有6个工人上班,整个企业只有18个人,而其业务量每天可达2万个订单。“当时,我们惊呆了,没想到这样的超级大厂竟然那么少人。”朱俊说:“后来经过调研,原来闪电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从此我们可以窥视出自动化生产也将成为印刷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自此,我们也开始着手准备智能工厂的建设。”朱俊说:“智能工厂的建设有三方面的要素:首先,产品的标准化建设;其次,设备的智能化建设;其三,信息系统的建设。其中信息系统是智能工厂建设,相当于人的大脑,是链接产品和设备最为核心的组成要素。”
据陈成稳向记者透露,虎彩印艺自2013年开始累计投入数千万元搭建物联网和云平台,智能工厂将在三年内全面运行,届时将助力虎彩业绩踏上新的台阶。
如今,虎彩印艺已经在东莞、绍兴、山东、河北建立“云平台”,下一步就是各个工厂件设备的链接,借力大数据,搭建好物联网,届时可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同时可以帮助中小微企业实现“多批次、小批量”的个性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