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焦点话题

当前制造业存在哪些短板 如何补救?

发布时间:2017-01-04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关键字:制造业 短板 
我国当前制造业还存在哪些短板、如何补上这些短板、政策导向如何发力将影响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制造业在全球能否赢得竞争优势、制造业如何支撑我国工业由大变强。“补短板”应如何发力?
补齐制造业短板中的政策导向
 
    (一)针对短板精准发力。制造业存在的诸多短板很多是长期以来累积形成的结果,各个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有所差别,问题情况十分复杂。例如,缺乏核心技术的成因有人才结构的问题、有科技成果转化障碍的问题,也可能有企业急于抢占市场、研发动力不足的问题,等等。解决问题避免“一刀切”,要实实在在能落地的政策,让投资更有效、更精准、更好地服务于制造业的实体发展。
 
    (二)加强政策顶层设计。面对长期制约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诸多短板,政策做不到一蹴而就、大包大揽,需要着力加强制度政策的顶层设计,构建起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技术路线和配套措施,分阶段、分步骤地实现发展目标、开展重大项目实施,即着力解决目前亟待突破的瓶颈制约,又要重视未来发展的技术储备,从制度环境、人才建设、财税金融、基础保障等各个方面统筹推进。
 
    (三)重点在推动创新和优化环境上下功夫。传统政策推动产业发展的模式是政府“引导”,政府为了引导市场制定了很多特定的行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哪些方向可以享受到相应的税收、土地和融资等方面的优惠。这本身就是扭曲市场选择,降低市场的效率。政策应将着力点放在重大技术创新、培育市场环境,将产业发展方向的选择权交给市场,推动资金投入机制和运营机制的市场化和可持续,形成良性循环,通过创新驱动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
 
“补短板”应如何发力
 
    (一)强化创新能力提升。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实现我国制造业从依赖到追赶再到超越的关键动能。一是在国家层面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重大突破,推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采取网络化结构、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来解决高端共性技术问题。二是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基础设施投资,特别是通过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和体制完善的共性技术研发机构,为这些企业提供基础研究和竞争前技术支撑。三是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成本约束下新技术路线的二次研发,使核心技术落地转化形成产品、标准和技术体系。四是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开展提升管理能力、产业工人技能和生产工艺水平的公共服务,激发企业的内在发展活力,而对于结构性政策的使用范围保持谨慎。
 
    (二)完善人才保障体系。从国外的人才培养制度看,美国依托常青藤等一批优秀的高等院校,培养出大批科技创新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德国长期坚持并推广双轨制教育,即学徒制,培养了众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造了具有工匠品质的“德国制造”。当前,人才强国已经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但真正解决人才结构和供需的矛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推进政策落实。要加快培育制造业发展急需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职称评定制度,推广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等同大城市落户挂钩做法。吸引和培育创新领军型人才、高端管理型人才,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三)完善企业信用体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高品质的供给离不开高品质的企业,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目的是明确社会资本引导下的企业游戏规则,提高商品流通和资金使用效率,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也是推动企业提品质、创品牌的重要抓手。一方面要抓住互联网和大数据快速发展的契机,打破信息孤岛,消除行政壁垒,逐渐构建起自上而下的信用网络;另一方面促进国家信用体系功能的逐步完善要加强相关立法保障,确立其中的规则与标准,将信用系统的使用纳入法治框架之内,做到依法“征信”。
 
    (四)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德国不仅拥有西门子、大众、拜耳等大型知名企业,其庞大的中小企业也为德国创造了一半以上的经济价值,德国从金融增信、人才供给、法律保障等各个方面对中小企业给予扶持。我国中小企业实力偏弱,缺少“隐形冠军”,中小制造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政府仍应继续加大对中小制造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高效的中小银行信用筛选体制、建立增信系统,释放市场和企业发展活力,降低企业成本,让“专精特新”企业能够有创新生产力的空间。依托“互联网+”战略,支持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建设面向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双创”服务平台,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加大对 “双创”基地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制造业“双创”服务体系,推动大中小企业联合创新创业。
 
    (五)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实践证明,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励创新的最市场化的、最有效的、成本最低的制度安排。从国外的经验看,在ICT和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领域,在技术市场将知识产权授权或转让给商业化能力更强的大企业以实现创新收益,是大量高技术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的主导盈利模式。我国要强化和严格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拉动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完成从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到工程化和商业化的整个创新过程来实现创新收益。我国要推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以及探索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建立高标准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
2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相关资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