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间信息化集成技术
发布时间:2014-11-24
作者:
张发平 孙厚芳
来源:万方数据
在分析数控车间生产管理的业务流程及车间硬件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车间制造执行活动集成框架及执行信息流程模型。提出了基于Web服务和组件技术的数控车间数字化信息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应用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的组件技术设计了功能构件,并加以封装以实现系统内各功能模块的集成,系统与外部环境集成采用基于标准Web服务接口的方式,通过设置信息访问器和发布器来实现。开发了一个原型系统。实践证明,该系统不仅能实现车间信息的内外部集成,而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重构性和易维护性。
2 系统集成设计
数控车间信息集成的核心是内容的集成。通过接口实现内部各功能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功能互连,将分散的功能部件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协同的整体,以实现车间的整体业务功能。根据以上数控车间数字化的功能域划分和相互之间信息交换的需要,设计了如图2所示数控车间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流程图。根据信息流程图,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数控车间数字化信息系统集成框架。

图2 车间内部信息集成流程图

图3 数控车间数字化信息集成框架
整个系统集成在统一的信息基础平合上,达到信息的可控和可跟踪。系统数据根据属性划归不同的子系统管理,其生成、修改和维护都由该子系统完成,做到数据一次输入全局使用,源头产生源头维护,以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和部门间良好的协同性。通过车间执行软件平台系统,实现信息的重用,并借此进行功能重叠,整合、规范车间管理的业务流程,划清各个部分的功能界限,以实现生产管理的流程优化。系统数据源存放在统一的数据库中,各个子系统分配不同的用户存取权限。底层数据库表的设计根据E-R关系图,采用第三范式。不同子系统的数据采用关系数据库的表视图(view)来达到数据共享,该方式可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同步性。车间系统一与外部环境的数据集成可采用中间件技术,各自开发相应的接口程序,读取中间数据,如文件(*.txt,*.xls)、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以及中间数据表,以保证系统间数据的安全性。
本文为授权转载文章,任何人未经原授权方同意,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e-works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法律责任! 如有异议请及时告之,以便进行及时处理。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