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客户对于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也在倒逼钢铁行业的生产模式进行变革。对于用户的快速响应,也是产业发展的一个竞争力。
今年5月举行的第九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陈德荣表示,“十三五”期间是中国钢铁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期。转型再平衡的实质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从供给侧出发满足钢铁消费个性化、精准化要求。中国钢铁业调结构不是简单的去产能,而是必须和技术进步相结合,提高高附加值产品比例,通过集约化和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弹性,实现供需结构的匹配。
“我们也在积极寻找钢铁行业转型的路径,智慧制造的前景和潜在的利益,和钢铁行业的发展以及要解决的问题是一致的。”沈立明说。2015年,宝钢股份全年销售商品坯材2214.83万吨,实现营业总收入1641.2亿元、利润总额18.5亿元,经营利润保持国内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最优。
宝钢的构想,是要建立一个全透明的数字化钢厂,逐步在数字化的空间里建设一个与现实并行一致的虚拟工厂,实现快速响应并满足个性化需求,且交付高品质产品的制造模式。
由此,企业运营将从响应式制造转变为预测制造;从局部优化到全球优化转变;工厂制造过程管理从事后向事中、事前转变,最终实现柔性制造。
根据规划,宝钢的智慧制造将分成3+1的模式,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互联,再加上基础设施。
在智能装备方面,“我们选择设定了一个范围,我们把‘3D’的岗位,就是危险、肮脏、重复的岗位我们要用机器人去代替。”沈立明说。
沈立明说,钢铁行业的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水平相较于其他传统制造行业来说是比较高的,目前钢铁行业主线的装备自动化水平达到了98%以上,基本上所有的设备都是自动化控制。但是很多物流作业的自动化水平不高,所以在宝钢的智慧制造规划里,有相当多的自动化也就是工业2.0的举措要实施。
而在智能工厂方面,包括实时的过程管控,设备维护,物流管理,精细化的成本管理、人员管理上还有大量的空间;在用户的互联互通方面,跟供应商的互联互通之间有大量的举措要做。
这3+1层面,宝钢和西门子共形成了12个团队来开展工作。其中,“1580热轧智能车间示范试点”将从8个领域开展,包括传感器和检测技术、设备诊断和监控、数字化工厂的建设等。“完成以后我们整个1580车间无论是从质量的水平,全自动化的水平,劳动效率水平上面都可以得到一个大跨步的前进,在国际上成为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热轧智能空间。”
日前,宝钢股份热轧1580智能车间改造提升正式启动,项目计划于2017年完成。 宝钢股份1580产线投产于上世纪90年代,年产热轧卷400 万吨。该产线自动化、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好。但与世界一流先进水平相比,产线自动化率、产品质量和关键消耗指标等仍存在一定差距,具有一定的改造空间。而在项目完成后,1580智能车间能源利用率、全自动轧钢率、劳动效率将分别提升5%、6%和10%,成本下降20%,钢铁制造将更安全、高效、环保。
“我们跟西门子的合作,对处于困境中的钢铁行业转型具有示范作用,可以为钢铁行业提供智慧制造实施的路线和经验参考,我们有信心进行提质增效,建设一个具有新时代意义的数字化的工厂,为中德合作创建一个样板。”沈立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