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困境:三大智能技术如何破局?
发布时间:2017-10-11
作者:
佚名
来源:OFweek机器人网
智昌集团由ABB前首席科学家甘中学博士归国创立,于近日召开的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先进的锐智控制器及河姆渡机器人系列产品。该项目的首席设计师兼负责人迟永琳博士为我们详细的介绍新产品技术特性,对国产机器人产业发展做出深刻解读。
据了解,智能制造最核心的问题就在于如何让整个生产线能具有适应产品生命周期短和品种多、批量小的生产需求的关键特征。因此迟博士向我们详细介绍了锐智控制器三大智能技术,有效的解决了智造难题。
1、适应产品多样性的智能
伴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产品越来越多样化。那么产品的多样性如何去适应,就要求控制器要有很好的识别和传感的智能。
智能制造生产线不同于人工生产线,人工作业的方式很简单,来了什么物品眼睛一看就可知晓,现在的生产线或者制造设备远远没有这么智能。
因此智昌团队在控制器当中就嵌入了深度传感融合的能力,让其能跟视觉、激光、加速度等多种传感器快速连接,能够快速辨识生产线上的产品差异或者来料差异;
2、生产工艺的智能
当人们所需要的产品发生了变化,但是同时对产品的性能也不想有任何的损失,这时候制造业就必须适应不同的产品来料以及不同的工艺变化。
所以当同一台设备去适应这些变化的时候就必须要有工艺上的智能。无论来料的差异还是生产需求的变动,这台设备都应该能够自动适应。
因此智昌团队在控制器里面嵌入了一个大数据智能,它可根据来料变化和历史的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信息,自动的改善制造工艺,确保即使是产品来料变化或是产品来料品质上存在些许差异,设备都能适应;
3、分布式决策智能
现在制造业的竞争十分激烈,每个生产线必须具备极高的生产效率。在多品种、小批量的制造环境要求下,制造生产线的生产的调度和决策可以说是生产环节一个重要环节。
智昌团队研发的控制器中就植入了这种分布式决策智能,改变传统制造业ERP、MES到工作站的层级式结构,使其既能集成数据、集成制造,也能访问生产线上关联的所有数据,还能在工作站或者机器人控制器这一层级做出相应的关键决策。
这种分布式决策智能,改变了传统的从ERP、MES到工作站的层级式决策结构.做到这个事情在哪发生,人们就在哪做核心决策,从下到上推动需求的改变,而不是从上往下的决策模式。这样一来才能快速适应产品需求和变化。
智能制造核心与未来
实际上智能制造最核心的就是要给用户带来价值,一方面用户需要一个标准产品,另一方面也可能需要特殊的定制服务。因此智昌团队在整个以控制器为核心的系统中内嵌了很多跟每个产品数据特征相关的大数据采集和记录功能。
这样的话每个产品生产制造的关键数据都能集中在服务商手里,然后将实际应用的产品的用户信息也收集起来,这样的话才能真正对智能产品推广、特殊需求、定制类需求提供了制造的基础。
“在控制器和系列机器人当中智能制造各个层级我们嵌入了多种新的方式和模式,准备为中国的智能产品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引擎作用。”迟博士表示,整个产品系列和技术系列立足于浙江这块土地上,首先是跟浙江的企业和客户做深度的合作,从长三角出发到最后俯首全国,这是智昌集团的战略规划。
最后,迟博士表达了对国内机器人产业的看法:“作为一个机器人企业,也特别想带动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国产机器人关键核心部件,所以我们在系统中提供了很多接口与补偿技术,希望能够使国内整体机器人性能和可靠性提升一个台阶。我们期望在机器人的应用中,即使用国内的机器人部件也能达到和国外相当的水平。这样的话整个中国机器人行业才能真正拥有个世界各大机器人家族竞争的能力和本事,这是我们做这个产业的另外一个梦想。我们通过控制器和长三角和全国机器人的关键部件的厂家进行深入合作,把整个中国机器人产业带动起来。才能够跟国外机器人大家族竞争,才能让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本文为授权转载文章,任何人未经原授权方同意,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e-works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法律责任! 如有异议请及时告之,以便进行及时处理。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