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激进的Skysafe,获得了来自A16Z的300万美元融资,他们要拦截、捕获“非法”无人机。SkySafe会通过无线电波来识别未经授权的非法无人机,追溯其运营商,并远程控制这些无人机,把它们驱逐到安全区域。必要时,也会直接摧毁这些无人机。
至于具体的技术实现手段,Skysafe并没有做太多说明,只是展示了一段摧毁无人机的演示视频.SkySafe的创始人GrantJordan此前曾在美国空军工作,很可能那时就对无序的非法无人机威胁空域安全深有感触,也可能在当时就积攒了相关的技术。除了技术问题,对于SkySafe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推广这项技术。目前来看,这是一个与绝大多数无人机厂商为敌的激进项目,不拉到有分量的合作伙伴或者背书方,很难得到大厂的主动支持。
这个领域也已经有几个玩家,比如在Indiegogo上众筹的DroneShield,专门监测附近无人机;Battelle公司发明了DroneDefender电子枪,可以用于迫降无人机。艺术家亚当·哈维在2013年推出了一套“无人机隐身衣”StealthWear,旨在防止无人机带来的有意或者无意的监控。此外,美国FAA也在测试侦测机场附近无人机的技术。
不过,据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对2016-2036年对航空航天行业的预测来看,在接下来的四年里,我们头顶上无人机的数量会是现在的3倍。FAA预估到2020年,美国的消费者无人机和商业无人机会从250万架增加到700万架。到那时,肯定需要相关的法律手段或者技术手段来保证300米以下空域的秩序与安全。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可能是一个真正存在的大市场。
(6)无人机保险
相比于反无人机的解决方案,我个人更看好无人机相关的保险。既然无人机已经对保险公司的利益造成了损害,保险公司是否可以针对无人机推出专门的保险呢?未来的无人机会像现在的汽车一样,会有一套完整的保险体系,涉及到无人机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机器相撞、机器伤人等,甚至还可能包括无人机被盗。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不少保险公司在做一些初级的尝试,主要是针对特定的无人机坠落、损毁,少数会涉及到高端、行业无人机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国外方面最知名的是,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AIG宣布为无人机推出新的保险产品,在无人机意外坠毁,或者造成他人人身或财产损失时候,做出理赔,保障无人机操作者免遭相应的财务损失。不过,这个产品还只针对售价高达数千美元的专业无人机。2015年时,国外大部分保险公司对无人机造成的原有保险损失还很反感。
在国内,无人机保险的尝试主体更为丰富:2014年6月,中华财险无锡中支公司与无锡汉和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为该公司的无人植保飞机提供保险,成为全国首例无人飞机投保业务;2015年6月,UFLYING无人机联盟联合两家保险公司,推出了国内首个“无人机综合作业保障方案”,围绕机身、三者、人员提供全方位保障措施;2015年9月,大疆联合众安保险,推出了针对“悟Inspire1”型号无人机的售后服务计划——DJICare;2015年9月,平安产险首次推出无人机责任保险,分“跟机”与“跟人”两个投保选项,基本覆盖了七公斤以下的所有机型。
无人机的保险能否发展成为下一个汽车保险,很大程度上还要看无人机的推广、普及。作为商业行为的主体,保险公司推出相应的险种肯定还会出于利益上的考量,保证有利可图。再加上各国针对无人机的政策、法律都不完备,推出针对无人机的保险短期内肯定是难上加难。不过,如果与各种无人机厂商、无人机数据管理平台、反无人机解决方案等合作,是否会降低其推广、普及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