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 PLC编程梯形图
若X12、X10均处于高电平,同样执行SPD指令,车床Z轴相应的脉冲信号由PLC的X2端子输入,并在1个时基内记数为D3,随后执行CMP比较指令,当D3大于设定的比较常数值K=3时,同样输出M3高电平信号,从而Y1输出高电平。若D3小于设定的比较常数值K=3,则说明Z轴方向处于正常状态,程序结束,进入下一个检测周期。
Y1接通后进一步使继电器(带自锁功能)的线圈接通,从而切断X轴、y轴步进电机的脉冲控制信号。当脉冲信号输入被切断时,X轴、y轴步进电机自动进入锁相状态,约1 s后进入半流锁相。Y2用于报警输出。
程序设计的一些说明。
1)关于高速输入端子。对于选用的FXlN-24M来说,不同输入端子的输入频率上限是不同的:最低的,如X4、X5只有7kE引。如对GSK928TA数控车来说,刀架快速移动的速度设置为3 000mm/min时,此时其对应的数控系统的输出频率为5 333 Hz,并不超过PLC的X4、X5端口的频率上限7 kHz。若数控系统的CPU指令发出的脉冲信号频率超过PLC的X4、X5端口的最高频率7k,其后果只会导致脉冲信号丢失漏记,不会影响到PLC对电机转速或刀具移动速度是否为“快速”的判断。
2)关于CMP指令中比较常数K值的设定问题。对于GSK928TA的Z轴,数控车Z轴的脉冲当量为0.01 mm,当快速进给的速度为1 000mm/mim时,即要求在1 min的时间内发出1×105个脉冲,即脉冲频率应为1 777.7 Hz,这样在5 ms内可检测的脉冲个数约为9个。由于切削进给速度一般在150 mm/min以下,此时在时基常数K设定为5 ms的时基内可检测的脉冲个数最多只有2个。考虑留有一定的安全裕度,在这里设定比较常数K值为3,实际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随时通过修改程序进行调整。
X轴基于与Z轴类似的分析,同样设定比较常数K值为3。
程序在系统控制试验中运行正确。
接近开关警戒距离的设计
当控制系统判别要出现撞刀事故时,此时电机应进行紧急制动。为防止撞刀,显然应要求系统总的制动距离小于警戒距离。接近开关警戒距离主要根据系统总的制动距离来进行设定。
系统总的制动距离A由2个因素决定:一是控制系统的响应延时;二是克服执行机构惯性所必须的制动距离。响应延时的大小与具体的控制系统设计息息相关,而制动距离除与惯性大小有关外,还与其制动力矩有很大的关系。下面对此做出进一步的分析。
3.1 控制方案响应延时分析
所谓响应延时,指的是上述撞刀的2个条件形成后到控制系统作出反应,切断数控系统发出的脉冲指令并对伺服电机进行制动所需要的时间。控制方案的响应时间td包括PLC的响应时间幻-及功放电路中锁相延时td2。
3.1.1 PLC的响应延时tdl
把PLC的响应时间分为三大部分,即输入信号滞后延时、PLC的扫描周期及输出信号的滞后延时。
1)输入信号滞后延时t1。指的是将外部的输
人信号状态读入到PLC的输入寄存器所需要的时间。由于输入的一次回路和二次回路间用光电耦合器进行绝缘隔离,二次回路中设有C—R滤波器。这是为了防止由输入接点振动的或输入线混入噪音,引起误操作而设置的。由于电路中的C—R滤波器滤波常数一般为10 ms,该滤波常数造成在可编程控制器内部响应时间滞后,约为10 ms。
2)扫描周期的计算£。。严格说来,在PLC的实际工作中,每个扫描周期除了输入采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之外,还要进行自诊断、与外设(如上位计算机)通信处理。参考图3所示梯形图:程序指令的响应时间为肛s级,这里予以忽略。但由于SPD指令为自动中断指令,系统在执行SPD指令前需自动运行中断子程序。X0、X2由于使用SPD指令中时基的选择为5 ms,所以2个SPD指令所需的中断时间约为10 ms。故程序扫描周期约为10 ms。自诊断所需要的时间为0.96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