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智能研发

探寻我国“智能制造”出路 开启智能未来

发布时间:2016-07-05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关键字:智能制造 
一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产业剧变正在席卷全球。3D打印、工业机器人、物联网、(服)务联网、智能工厂接踵而来;各主要工业国纷纷投身这场创意大赛,“第三次工业革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工业4.0”等概念层出不穷。

    面对如此诱人的正反馈和爆炸式增长,也就不难理解德国工业4.0和美国先进制造国家战略反复强调“出口竞争力”,而GE、西门子、马扎克等企业则通过各种活动“先声夺人”、吸引眼球,所有这些无不是希望借助中国的市场规模来获得系统竞争话语权。

    面对这种情况,更需要中国政府以积极的政策手段、使宝贵的市场资源服务于本土CPS的发展。关键是用好中国的两大战略优势:

    (1)充分利用强大的投资能力,借助政府采购、消费补贴等需求政策引导用户使用本土CPS,特别是国家重大项目,更要凭借其长期性优势为国内产品与技术创造一个友好的发展环境,让中国工程、中国国防与中国智造共成长;

    (2)充分利用层次丰富的国民工业体系,积极引导国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开发,制度性地建设“本土企业--政府--用户”共同体,从而以有组织的市场为“中国智造”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政府需要深入细致的把握发展中国智能制造的战略起点。在智能制造体系逐渐成形之际,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业家底,才有可能准确把握自己的优势,并以此作为产业升级的战略起点和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从而最终实现智能制造的自主可控与独特优势。

    在这一点上,美国的做法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在推动先进制造国家战略的过程中,美国一再强调加强国内“产业公地”建设的重要性。“产业公地”的概念由哈佛商学院的两位教授提出,它涵盖了那些由企业、大学和其他组织所掌握的研发与制造的基础设施、专业知识、工艺开发能力和工程制造能力,是将实验室发明变成有竞争力的商品的基础与必要条件。

    奥巴马政府将“强化产业公地”列为“先进制造国家战略”的原则与目标之后,布鲁金斯学会于今年春发布《美国高端产业:有哪些、在哪里及其重要性》的研究报告,详细勾勒了50个高端产业(其中绝大多数为工业部门)的地理分布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带动引领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高端产业发展的未来战略。

    相比之下,我国在高端工业领域的优势毕竟有限,拥有领先优势或长期发展前景的自主创新成果呈点状散落在庞大的国民工业体系内部,但正是这些“星星之火”构成了中国版智能制造的战略起点与未来“产业公地”的基本内核。

    自主创新成果的这种点状分布,决定了中国政府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以更加深入细致的工作摸清中国智造的家底,确认现有优势“有哪些、在哪里”,以及如何以此为基础与核心来组织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本土技术路线和完整产业链。

    在这一过程中,尤其需要提防两种极端的简单化处理方式。一是将智能制造笼而统之地简化成“智能化”、“自动化”。政策制定者对智能制造的分析单位和归纳总结越大越笼统,就越容易模糊和忽视中国工业的那些点状局部优势,而倾向于囫囵吞枣式的引进和“跃进”,进而把工业机器人和3D打印机保有量看做转型升级的重要指标。

    另一种可能的危险是在装备制造部门与互联网部门之间的本末倒置。在目前工业升级的全球图景中,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还是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主要引领者仍然是一批有着深厚工业背景的老牌企业,如西门子、博世、思科及IBM。CPS概念其实是西方制造业巨头二十余年追求数字工厂、虚拟工厂的产物。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任何行业的转型都依赖其自身的技术基础,其中包括对新技术、新工具的消化吸收能力与应用开发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也好、移动计算也罢,都一定是传统产业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客体,而绝不可能反客为主地变成产业升级的主导力量。换言之,智能制造的主导模式一定是“工业 互联网”,而非“互联网 工业”。

4、结语

    面对一场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剧变,中国工业站在十字路口上,前方的道路既有可能是重蹈“引进--落后--再引进”的老路,也有可能走出全新的中国版智能制造的道路。我们应该毫无疑问地选择后者。

    这一选择需要从“跟随模式”的死胡同中走出来,以战略性思维重塑工业与技术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最终目标。如果能够实现这一转变,并辅以全方位的长期政策投入,当前的这场产业剧变就有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并成为中国版智能制造的历史起点。

4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相关资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