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视点

制造业的下一步:连接智能和未来

发布时间:2017-04-29 作者:徐小安 
关键字:智能和未来 
“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是制造业,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主力。传统制造用信息技术例如云计算实时联网之后,它和客户的生产关系和商业模式都会发生变化。未来就是在云端用人工智能处理大数据。”而制造业的下一步就是连接智能和未来。
    4月20日,由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腾讯共同主办的2017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近年来,随着国家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正积极寻求转型突破。同时“互联网+”进程由浅入深,互联网与制造业的结合产生新的模式,融合创新的进程也进一步加快,但同时也存在诸多痛点。在下午进行的云计算分论坛上,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神志雄,三一集团高级副总裁、树根互联CEO贺东东,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TO陈川,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胡朝晖女士,围绕“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何赋能制造行业展开深度交流,重新发现中国制造。
 
    钛媒体联合创始人刘湘明作为特邀主持人,与四位嘉宾展开讨论。
 
    制造业的下一步:连接智能和未来        
 
嘉宾对话
 
嘉宾对话
 
    以下为嘉宾对话内容:
 
    刘湘明: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作为制造大省广东省,现在也在加大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和互联网的融合,广东省在现在的产融结合工作进程中处于什么样的阶段,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和阻碍?
 
    神志雄:广东省作为制造业大省,在这28年中工业制造行业,电子信息行业都在全球排第一位。同时广东省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资源消耗,人力成本比较低,在几年前又提出珠三角的腾龙换鸟政策,我们要把广东地区的企业往外转,从珠三角到东西北进行产业园的建设。在制造业的转型方面政府也做了很多工作,按照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的信息化指数来看,广东省评价是49.4%,是处在江苏和浙江之后的第三位,按照评价体系应该说工业是从2.0向3.0过度,因为超过60%就是工业3.0了。
 
    刘湘明:满分是多少?
 
    神志雄:就是工业4.0,但这说明广东省占绝大部分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我们都知道大企业它有转型的能力,那大量的中小企业怎么办呢?这也是我们现在比较难的。
 
    第一这些传统的中小企业跟互联网企业结合的意愿不是很高。
 
    第二受到经济下调,包括先进国家的再制造和印度、东南亚、非洲这些发展中国家,他们低成本地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的提升。双重的压力下,他们也不太愿意投太多的资金,向智能制造方面转型。因为这毕竟是一个风险比较高,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的工作,这是其中的一个难点。
 
    第三就是整个服务的中小企业的平台,目前还是比较初期。在制造环节的某些领域上可能还有一些能力,但是协同制造,网络的协同设计,工艺,智能服务这些全产业链的支撑不是很多。
 
    第四就是核心技术的问题。广东省尤其在芯片,智能芯片方面的制造能力比较弱,90%的通信芯片,85%的智能制造,机器人的系统,还有超过60%的传感器,都是需要大量的进口,而且整个控制系统占到成本的40%。所以广东省制造业很多,但是实际上企业的利润不是很高。
 
    刘湘明:中国制造业的确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浙江省现在十万企业上云,广东省有没有类似的目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