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元年开启 计算机视觉产业进入利润回报期
发布时间:2017-04-07
作者:
孙郁瑶
来源:工业新闻网
人工智能被普遍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人们期待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将产生变革性的影响。
人工智能被普遍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人们期待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将产生变革性的影响,就像过去几个世纪的蒸汽动力、电力以及无处不在的电脑运算能力那样。
原本感觉遥不可及的人工智能在2016年以来,因获得一系列重大突破,人工智能与很多相关技术已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也成为热点,不仅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且成为众多科技界代表、委员提案、议案的关键词。
日前,2017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产业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政府、高校、研究机构的领导、专家和学者,与现场近500位行业人士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的技术发展路径和产业演进过程,以及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落地的最新发展,计算机视觉领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将与智慧城市建设协同发展,正式开启“智能社会元年”。
人工智能元年开启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朱皖指出:“产业创新是连接和打通技术与应用的重要途径,对于人工智能下一步广泛应用非常重要,现阶段人工智能发展正呈现出理论、技术与应用创新并举的特征。”为此,工信部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和应用牵引,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加强顶层设计,统筹部署产业发展;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一系列重大应用工程相结合;重点突破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引导加强国际合作。
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总经济师、副主任张铭表示,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人类的社会,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社会制度,而目前经济发展的热点领域如工业4.0、智能制造、O2O都和人工智能有关。
人工智能时代快速来临,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功不可没。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社会化媒体、VR/AR等各个领域的技术,都处于一个爆发临界点上,每一点技术上的进步都让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不断提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天大应用数学中心汉佰联合实验室名誉主任葛墨林则表示,人工智能是国家今后重点的发展方向,也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人工智能的发展既依赖于基础研究的突破,也需要应用领域的创新。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樊会文表示,在工信部的支持下,赛迪研究院创建了“机器人圈”新媒体,以及国家机器人检验与评定中心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正牵头组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营造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为推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计算机视觉产业爆发条件已具备
在人工智能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前,国家已对人工智能相关产、学、研、标、用进行规划、试点。赛迪顾问人工智能产业高级分析师向阳指出,在国家层面和行业企业联合、软件集成和智能硬件齐头并进的背景下,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增长将快于全球其他国家地区。据赛迪顾问预测,2018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超4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8%。
一方面,人工智能成为“国家使命”。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计算机视觉和智能无人设备将快速普及。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智能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许超分享了他关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和发展路径的观点和看法:“在很多专业的图像领域,计算机视觉识别已经达到、甚至部分超过人类的识别水准,例如字符识别、二维码识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在识别效率方面,计算机远远地超过了人类。”他认为,随着图像识别进入了深度学习时代,正在迎来春天,将在更广阔的应用中孕育和生长。
在整个技术生态环境下,人工智能的应用已开始普及。“人脸识别技术是人工智能的典型应用,汉柏科技在人脸识别的技术以及与行业的融合上,早已经开始布局,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在人脸识别的算法领域跨越式发展,打造了人脸识别的系列产品,针对安防、教育、社区、家居、商业、医疗健康、交通等行业提供了解决方案,并投入行业应用,如‘美杜莎项目’获得了公安部、北京市公安局的高度认可。”汉柏科技副总经理邱召强说。
邱召强指出,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将产生变革性的影响,但是智能时代、智能社会的核心仍然是人。人脸识别实现了:人的身份数字化、人和系统进行更加便捷的信息交互、实现智能社会的便捷、安全和自由。汉柏科技通过人脸识别打造了智能社会的最佳入口,将正式拉开“智能社会元年”的大幕。
智能社会的雏形在一些行业已经有所应用和出现,如安防、交通、教育、地产、工业园区等方面,汉柏科技都进行了诸多尝试,在智能社会率先迈出了第一步。
汉柏董事长助力曹阳认为,人脸识别在中国的市场需求能达到三四百亿的规模,而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也非常多。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成熟,也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元年到来,作为人工智能第一大入口的计算机视觉产业也从企业的投入期过渡到利润回报期。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