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工业4.0

美国再工业化的真正杀手锏 五年布局完杀工业4.0?

发布时间:2016-07-09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关键字:工业化 工业4.0 
五年之期,科研可以孵化出第一生产力;十年之约,科研可以保障生产力的第一位置。美国人正在落地如风的棋子,正是触动我们神经的最好示范。

    近一年来,工业4.0的声音过于喧哗,导致大家纷纷涌到工厂,就地解读工业4.0,以至于忽略太多更基础的事情。

    这种近距离的工业4.0实践和期望,未免会产生一种过于短视的历史观,无法考量未来战略的根基。

    更何况,智能制造的问题绝不可能是一个工厂级的视角。

    智能制造真正的关注者都会清楚,工业互联网只不过是一个公司量级的策略,根本不是美国的国家战略。美国制造业升级的真正举国战略是:国家制造创新网络NNMI(National Network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具有最为举足轻重的位置。由于过度喜爱和关注这个创新中心,笔者将其命名为NNMI尼米战略。

    作为先进制造的计划的一部分,国家制造创新网络NNMI志在打通产学研鸿沟,构建从研究到制造的宏观引领架构和基础技术转化。

    美国NNMI尼米战略思路是,不去强调当下的技术应用,而是致力于推进未来五年、十年的科研能力转化。

    因此美国先进制造再工业化法案和一系列行动而言,都在推动基础科研能力的转化。换言之,美国制造业创新的真正核心不在于工业互联网——这最多不过是美国的先进制造的分支而已。

    我们对于工业4.0的热情,似乎让整个业界过于舍本逐末,全国上下都在寻找智能工厂的示范和典型,而根本不考虑基础工作问题。

    而对于新工业革命的看法,美国的看法显然更加长远;而其落子则立意辽远,直观实用,解决问题要彻底得多。截至到2015年12月份,美国已经验收了10个制造业创新中心,离目标还剩下5个。

    这些创新中心,大都由美国国防部直接负责(国防部与美国制造业的渊源太深,影响太大,有机会我们再单独聊聊这个军民融合的话题),另外3个归美国能源部管辖。这些中心陆续开幕的时候,出席的都是大人物,要么是总统奥巴马、副总统拜登,要么是国防部长卡特、能源部长,而且不厌其烦地四处宣讲。

什么叫国家战略?

    仅仅在2014财年预算中,美国商务部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就一次性获得10亿美元的拨款,用于以后9年对15个制造业创新研究所的经费支持。配套资金体制悉数跟上,这个叫做“国家战略”。

什么是国家态度?

    总统亲自、反复过问产学研项目并为之背书,这个叫做“国家态度”。

    增材制造是最早入选的制造业创新中心Nation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Institute ,现在已经更名为America Makes。这个名字有双重的含义,一方面美国意图在3D增材制造这个领域,处于完胜的领先姿态;另外一个含义,则意味深长的多,以前美国人从来不关心“日本制造”还是“中国制造”,而现在美国正在寻求“美国制造”,以期待本土制造彻底成为美国GDP的强劲引擎。

    增材制造是最早入选的制造业创新中心Nation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Institute ,现在已经更名为America Makes。这个名字有双重的含义,一方面美国意图在3D增材制造这个领域,处于完胜的领先姿态;另外一个含义,则意味深长的多,以前美国人从来不关心“日本制造”还是“中国制造”,而现在美国正在寻求“美国制造”,以期待本土制造彻底成为美国GDP的强劲引擎。

    DMDII数字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从某种角度而言,则更像是工业4.0的兄弟版本。这个创新中心位于芝加哥的伊利诺伊斯大学承担,负责解决制造业圈生命周期的数字制造问题。美国国防部DoD对其深注信心,期待该创新中心的成果,可以改变未来军工制造与装备制造的面貌。它主要研究三方面的课题,包括先进制造企业,数据分析和智能机器。这些都是美国国防部最爱的菜。

    DMDII数字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从某种角度而言,则更像是工业4.0的兄弟版本。这个创新中心位于芝加哥的伊利诺伊斯大学承担,负责解决制造业圈生命周期的数字制造问题。美国国防部DoD对其深注信心,期待该创新中心的成果,可以改变未来军工制造与装备制造的面貌。它主要研究三方面的课题,包括先进制造企业,数据分析和智能机器。这些都是美国国防部最爱的菜。

2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相关资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