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工业4.0

工业4.0时代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6-10-29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关键字:工业4.0 
2016年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之年,当“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划时代的战略对接进入新时期,也立刻激活了敏锐的资本市场投资者,纷纷布局“工业4.0”投资机会。

    “工业4.0”概念最早由德国政府提出,是指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自2013年4月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以来,工业4.0迅速成为德国的另一个标签,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新一轮的工业转型竞赛。2016年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之年,当“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划时代的战略对接进入新时期,也立刻激活了敏锐的资本市场投资者,纷纷布局“工业4.0”投资机会。对此,笔者分别请来博时工业4.0与博时产业新动力基金的基金经理兰乔、蔡滨,一起对话工业4.0时代的投资与机遇。

什么是工业4.0

    蔡滨:这个概念是德国首创,提的是制造回流,继而日本和美国都提出了自己的智能制造计划。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成为了制造大国,很多传统工业都被中国人买下来了。中国处于第二大经济体,需要通过制造业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水平,这是一个很迫切的东西,没有很好的制造的话,消费、出口或者其它的地产都是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兰乔:我认为工业4.0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目测会对市场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前三次的工业革命是蒸汽机、电力革命以及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工业革命,这一次工业4.0会把智能化,大数据等应用在产业上面。根据美国基金公司预测,工业4.0会大幅提高生产的效率,在未来的20年里提升1%左右,能把美国的人均收入提升30%,这是非常可观的。

    工业4.0这个主题比较广泛。我认为工业4.0是全球的浪潮。从前几年开始制造业的强国比如德国最先发布了工业4.0的战略、美国成立了工业互联网联盟、日本提出了新机器人的战略等。2015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这是中国制造业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战略意义重大。

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蔡滨: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这个战略规划的技术背景是信息化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在第三次自动化互联网的时代,商业环境互联网已经渗透,工业互联网信息的处理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条件,即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两化融合。

    中国现在有很强的工程师红利。例如高铁、核电的再出口、电子消费品比如手机大约三分之二是中国制造,这些都是我们现有的优势。当然,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突破创新,包括芯片和新材料等。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资本红利。中国现在的储蓄和美元储备相对较多,估值也比较高。中国在过去几年是买矿买油,现在是买技术买产品买人才,我们有迫切的需求。所以对工业4.0这条道路,包括“中国制造2025”我是很有信心的,这也是我管理的基金的设计初衷。

    兰乔:具体来讲,“中国制造2025”计划里有“1+X”的战略构成,“1”即一条主线就是工业4.0,是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X”即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四大转变,八大对策,十大领域等细化的东西。

    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这个问题比较宏观,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制造业必须转型升级才是未来的出路,我很认同这样的观点。国家通过改革开放多年的积累已经有了比较庞大的制造业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转型升级,工业4.0是比较明确的方向。举几个例子,高铁产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正在开始逐渐走出去,而且获得世界的认可;航天航空产业一直以来有比较强的积累,也比较先进;广州市汽车产业的大基地,我国的汽车制造业一直在进步。

    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现在我们面临全球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国内人口结构变化,以至于经济增速放缓,处于转型期,预计过程会维持比较久的时间。在转型的过程中,制造业升级是一定要去做的,而且这一轮的制造业升级是全球对制造业话语权的又一次争夺,也是行业大周期的起点,所以美国、日本、德国,包括其他国家都很重视。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提出“中国制造2025”,实践工业4.0的升级路径,决心和力度非常大,政策也在不断出台和落地。

2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相关资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