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讯 > 国内资讯

中国智能制造五大热点分析

发布时间:2016-08-09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智能制造产业中五大热点分别是:机器人、无人机、人工智能、3D打印、无人驾驶。

    无人机迅猛发展主要原因:

  • 一是技术壁垒降低。民用无人机得益于我国军用无人机技术转民(尤其是无人机航空发动机的民用化)降低了技术壁垒。
  • 二是硬件成本下降。主要是一些精密零件的组装和空气动力学的设计。借助于国内完善的电子元器件供应链,国内的无人机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和销售产品。
  • 三是需求将爆发。无人机民用领域广泛,其潜在市场需求不亚于军用无人机,民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尚处于成长期,民用专业级无人机处于需求爆发前期,未来民用无人机将迎来“井喷”时期。
  • 四是投资火爆。目前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爆发吸引了众多资本涌入其中。
  • 五是政策管制逐步放开。当前我国低空领域改革已经进入深化阶段,政策限制逐步放开,将推动我国无人机的推广应用。

    成本与价格上具备优势,而技术上又领先国外,国内无人机企业的成功虽是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目前无人机在农业、空中监测、研究等领域的应用可行性更高。目前无人机并非完全的智能化,无人机依旧需要专业的飞行人员来操控,市场专业性人才缺口大,人才培训市场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

    3D打印:2018年市场规模或超过200亿元

    当前我国整体经济存在下行压力,传统制造业亟待转型升级;中国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国,在发展中国家低成本优势显现的大背景下,加快发展3D打印是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有效途径之一。

  • 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人口红利渐失,劳动力成本上升,亟待新型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这为3D打印的发展提供动力。
  • 国外3D打印相关技术专利陆续到期,为我国发展3D打印提供一定的技术便利。
  • 目前传统制造方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3D打印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 此外,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五大3D打印团队”都很好的将学校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价值。

    政策、经济、技术以及社会文化四方面驱动3D打印发展。2014年,全球3D打印机市场规模达到38.5亿美元,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将增长到125.8亿美元。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近年均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增速维持在30%以上,预计2018年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或超过200亿元。

 

3D打印

图3 3D打印

    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行业转型升级期,要利用好这个机会,企业应敢于尝试3D技术在原有领域的更新升级,拓展3D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航天航空领域是金属3D打印增长最快的领域。3D打印在飞机机翼机身、发动机零件、航空站零件补给、无人机系统中都有广泛应用,未来20年3D打印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市场可达1.25万亿。

    以国际层面的产业化导向,重点布局工业领域。我国已有技术主要关注轻型3D设备的研发,但对工业用途的机型缺乏长远规划,而3D打印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和主战场是工业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预计2020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近百亿

    人工智能为21世纪科技领域最为前沿的技术之一,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其所使用的技术旨在根据数据和分析赋予计算机能够做出类似人类的判断。我国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不算落后,再加上我国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不断产生新的突破,未来人工智能将呈现跨越式增长,预计2020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接近百亿。

人工智能

图4 人工智能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相关资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