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警示:中国制造业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6-03-10
作者:
佚名
来源:互联网
应该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完善对技术工人的评价机制,提高优秀技术工人的生活福利,鼓励技能人才以智力资本入股或参与企业分配。
美国的教训:中国为什么不能放弃制造业?
1973年之后,美国制造业产能与就业岗位转移到海外,最严重的后果是许多城市开始出现衰败,人们更趋向于通过金融投机来致富。
全球知名企业家、美中贸易委员会主席、陶氏化学CEO利伟诚在《美国制造:从离岸到回岸,如何改变世界》(东方出版社)一书中,以陶氏化学公司为例指出,制造岗位外流,将导致一个国家或城市无法长期保留设计、研发与企业总部,长期脱离制造的研发能力会萎缩,“将没有知识产权的产生”。
哈佛商学院企业管理教授加里·皮萨诺和该院技术运营管理教授威利·史通过《制造繁荣:美国为什么需要制造业复兴》(机械工业出版社),提出了“产业公地”的概念。产业公地是由各种专有技术、产业运作能力和专业化技能的网络交织构成,其中就包括制造行业、企业、供应环节等。制造业外迁,将导致产业公地解体,继而让依靠公地能力来保持竞争力的各类企业难以生存,企业及其供应商都将被迫外迁,寻找新的产业公地。
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终身名誉教授瓦拉科夫·斯米尔的观点是,制造业的发达,是新技术革命孕育发展的基础。瓦拉科夫·斯米尔的作品《美国制造:国家繁荣为什么离不开制造业》(机械工业出版社)指出,1973年之后,美国制造业产能与就业岗位转移到海外,最严重的后果是,美国经济金融化程度加深,许多城市开始出现严重的衰败,人们更趋向于通过金融投机来致富。
中国制造业革命,如何学习日本、德国经验?
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提升,需要顺应智能化、自动化、互联网趋势,但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精益制造基础上。
2015年春节,大批中国游客造访日本,疯抢马桶盖及其他消费品。尽管这种举动可以解读为跟风的非理性驱动,但日本制造业的精益水平的确不容小觑,迄今仍然是中国制造业多数产业、企业难以企及的。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提升,需要顺应智能化、自动化、互联网趋势,但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精益制造基础上——如果没有精益制造,新型制造、智能制造产品充满缺陷,必然会被消费者唾弃。
东方出版社2012年起陆续引进代表日本最高水平的“精益制造”图书,以服务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这套书目前已出《5S推进法》、《不良品防止对策》、《生产现场最优分析法》、《标准时间管理》、《丰田现场的人才培育》、《知识设计企业》、《佳能单元式生产系统》、《丰田可视化管理方式》、《零浪费丰田生产方式》等20多本,每一本的作者都是日本制造业知名企业的一线管理人员,翔实收录了日本制造业企业的操作法则等有效经验,对于中国同行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科学出版社引进出版的《没有研发的创新:德国制造业中非研发企业的多样化创新模式》,介绍了德国研发能力较为薄弱的中小企业,为适应产业形态、技术标准较快变化升级,摸索出的灵活型创新模式,包括知识密集型产品开发者,客户驱动的技术流程专家,偶尔的B2C产品开发者,低创新性、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商,灵活的专业化供应商。该书介绍的德国经验,对于中国众多中小企业、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型制造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还可以从《全球化制造革命》(机械工业出版社)找到思路。美国工程院院士约拉姆·科伦通过该书系统的介绍了,适应全球化、智能化、自动化、互联网的制造流程的构建方法,产品如何满足客户驱动要求、如何成为可重构的个性化定制产品、如何在市场扩大后满足大规模定制生产要求并保持精益生产水准。
总之,新世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这场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建立在物联网和互联网基础上,同时叠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突破而引发的新一轮变革,将给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带来深刻影响。这一变革,恰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制造强国形成历史性交汇,这对中国是极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极大的机遇。中国既不能驻足观望,也不能妄自菲薄,只有加倍努力,迎头赶上,才能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