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能工厂

富士通:全球ICT巨头的创新与智造之道

发布时间:2017-08-05 作者:佚名 
关键字:富士通 全球ICT巨头 
2017年6月29日下午,e-works2017日本智能制造考察团拜访了位于川崎市的富士通株式会社(Fujitsu)。

    BOM是制造业最为基础的数据,为企业整个业务提供基础数据。而且BOM不仅仅是单纯的数据管理,涉及从产品策划、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售后等整个业务环节的业务梳理与规范。与其他PDM/BOM厂商不同的是,DIPRO拥有多年在制造行业从事BOM业务的专家团队,能够根据企业的特征及未来发展需求,在规划和优化业务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最适合的BOM解决方案。
 
DIPRO在BOM领域提供的服务
 
图11:DIPRO在BOM领域提供的服务
 
DIPRO BOM系统整体架构
 
图12:DIPRO BOM系统整体架构
 
    富士通在中国
    
    1974年富士通参与中日海底电缆建设, 1979年向天津计算中心提供通用计算机,1998年在北京设立富士通研发中心,2003年设立富士通(中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2012年开设富士通华南数据中心(广东佛山)。到目前为止,在中国扎根的富士通集团企业达46家。其中富士通集团公司现有员工2万名,分布在68个城市,IT产品制造基地在南通、南京和天津。ICT解决方案中心在上海和香港。富士通(中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现有员工550人,主要业务有ICT平台产品,数据中心服务,云计算业务及IT服务,企业级集成解决方案。
    
    迪普勒(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DPC)是DIPRO集团为中国客户提供本地化服务的公司。DPC为中国市场上的汽车、电机、精密仪器等制造行业提供工程领域所必需的CAD/CAE/PDM/BOM等PLM方案的销售、开发、支援业务等。中国客户有长安汽车、东风汽车、东风日产等公司。
 
DPC公司介绍DIPRO发展历程
 
 图13:DPC公司介绍DIPRO发展历程
 
    以人为本的创新
    
    参观完总部,考察团一行来到富士通研究所。富士通研究所是富士通集团技术开发的核心组织,负责最前沿的研究开发。研究所成立于1962年,最初隶属于株式会社。1968年从总公司分离独立,成为独立法人。富士通研究所在中国、美国、英国、西班牙设立了研究所,在日本有约1200名员工,美国、中国及欧洲约230名员工。富士通研究所的主要职能是从中长期角度出发,进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用化研究,以此开拓新市场并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引领富士通集团的成长发展。富士通株式会社每年投入的研究开发费用约有1900亿日元,占销售收入的3.9%。其中约30%投入研究所。富士通研究所着眼中长期,研究未来5年、10年才可能投入市场的技术。
    
    富士通研究所认为:当前,连接后端的ICT基础设施及前端的物联网终端,设备的高速“高度互联云服务”正在逐渐形成。人、信息与事物在前所未有的广阔范围内高密度地交织在一起,现实世界正被映射到网络空间中。在此趋势下,开拓以人为本的前端领域己成为未来业务的重要战略。基于这样的背景,富士通建立了“以人为本的创新”愿景。
    
    富士通川崎研究所设有计算机系统研究所、软件研究所、系统技术研究所、物联网系统研究所、网络系统研究所、前端技术研究所、人工智能研究所、安全研究所、设备与材料研究所、应用研究中心及R&D战略本部和R&D管理本部等机构。研究所可与富士通本部采取矩阵形管理,根据需要,研究人员可以在两个机构之间调配,很好地利用了研发资源。
    
    在富士通看来,是否商品化并不是评价研究成果的唯一标准。富士通不存在研究失败这样的说法,比如有些技术没有进入市场,但可以用于其他领域。还有些研究成果可能与富士通本部的产品毫无关联。但富士通集团允许成立新的公司。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研发环境带来丰硕的研究成果。
 
DPC公司介绍DIPRO发展历程
 
图14:成果展示厅
 
    富士通研究所以人为本的创新愿景,指引其研究方向均为发挥人、信息和基础架构的潜力。富士通期望通过推进ICT的发展,以实现安心、安全、丰富多彩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以人为本的智能社会。在展示厅,考察团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部分研究成果,展望智能社会的未来。
 
    1. 以丰富多彩的语音和语调传达信息的语音合成技术
 
    不仅可以提借助与客户形象相符合的语音,还可以根据警告感、通透感等语音状况对语调进行调节。应用场景:带有直觉紧张感的作业支援提示音,带有紧迫感的防灾无线广播;与美术馆和博物馆融为一体的解说。
 
    2. 多媒体检索及分析技术
 
    通过从各种视角浏览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快速简捷检查与分析所需要的信息。可用于制造业3D-CAD形状检索、医院的CT图像高精度定位,公安系统破案。广电影像检索等
 
    3. 可输入文字及读取NFC/QR码的指环型可穿戴设备
 
    可以识别手指在空中书写的文字,可读取NFC/QR码。可用于现场作业,在不中断工作的情况下输入信息或指令。
 
    4. 与三维虚拟系统相结合的生产设备
 
    可对一个制造工序内所使用的设备进行同时设计,可向设备自动教授并示范动作步骤。
 
    5. 视线检出技术
 
    快速调出视线关注的商品的详细信息。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商品关注度。可用于商铺
 
    6. 可随意变形无需更换的信标
 
    轻薄柔软,特定人物定位、路线指引。制造业,如需实现这些功能,且必须控制零部件尺寸,可以考虑使用。
 
    7. 图像识别技术
 
    可进行图像监视,进行运动分析。可用于汽车,通过死角监视,前方监视确保司机安全驾驶。识别精度高。
 
    8. 世界最小、最薄的静脉认证技术:可用于安防领域。
 
研究所合影
 
图15:研究所合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