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能工厂

我国离散制造业智能工厂通用技术架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作者:陈荣 袁宁 王晗 曾侧伦 易飞 
在前期借鉴智能制造大量资料并实地调研智能工厂落地方案的基础上,搭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智能工厂顶层技术架构,并提出我国离散制造业发展智能制造的预实施领域,为我国离散制造企业发展智能制造提供了可参考的方向和依据。

    3 中央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重在实现IT管理下的订单生产。MES提供生产优化分析和物料分析,提升生产可执行性,利用条码扫描等手段实现生产进度管控、防呆防错、质量管理、关键物料追溯等数据采集和管理功能,实现从订单开始到产品产出的整个生产活动的信息化管控,优化生产执行过程中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与反馈,提供与ERP、OA、QMS等信息系统的集成。图2为智能工厂中央控制系统工作逻辑图。

    4 柔性自动化生产线

    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是基于自动化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及机器人协同技术等一体的现代先进技术的统称,实现在同一条生产线上自动加工制造不同产品的目标。

    2

    图2 智能工厂中央控制系统工作逻辑图

    智能工厂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的新造工作逻辑图如图3所示。

    柔性自动化检修线可与新造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并行,根据检修数量和检修工艺流程建立柔性生产线。柔性自动化检修线工作逻辑图如图4所示。

    5 发展智能制造的预实施领域

    从智能制造的具体实践和技术角度来说,在发展智能制造的过程中,建议首先将以下几方面作为主攻点:

    (1)智能研发。产品研发需要消除信息孤岛,在PLM平台中实现异地协同设计、设计一制造并行设计;采用多学科集成的仿真技术、虚拟样机技术;进行模拟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模拟组装和性能测试。

    (2)数字化在线检测与控制系统。依托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技术(CSCW),对零件制造过程实行与计算机相结合的集检测、反馈、控制于一体的在线集成控制,及时发现制造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趋势,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预防废品的产生,使制造过程处于工艺稳定状态。

    3

    图3 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的新造工作逻辑图

    6 结束语

    本文在前期借鉴智能制造大量资料,实地调研智能工厂落地方案的基础上,搭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智能工厂顶层技术架构。并提出我国离散制造业发展智能制造的预实施领域,为离散制造企业发展智能制造提供了可参考的方向和依据,使智能制造的发展技术路线、方向、目标、实施方案等更有针对性,对于尽快实现我国离散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

    图4 柔性自动化检修线工作逻辑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