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能工厂

格兰仕智能工厂:15秒完成电蒸炉腔体的制造

发布时间:2017-04-05 作者:佚名 
关键字:格兰仕智能工厂 
随着人工成本上涨,“机器换人”的剧目在劳动密集型的家电工厂频频上演。在此基础上,“联网”的智能工厂开始出现,连接用户、研发、供应链、物流资源,可以加快存货周转、减少库存、提升效益。格力、美的、海尔更把智能制造看作新商机。

    定制化生产

    机器换人只是第一步,在自动化生产的基础上建设互联工厂,才是真正的智能制造。

    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供应链总经理陈录城介绍称,海尔八大互联工厂,充分应用用户大数据和制造大数据。用户在网上参与创意交互和产品定制,上游供应链资源、下游物流配送资源也与工厂互联互通,实现对用户需求的快速响应。

    陈录城举例说,针对母婴人群的需求,海尔提供儿童洗衣机、干衣机等全套母婴家电的定制方案。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有用户需求,在网上交互创意以后,产生了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然后让用户体验、反馈意见,再转入到生产制造的环节。生产结束以后,交到用户家里,并持续进行产品的迭代。目前,这个产品刚刚上市,效果很好。

    智能制造的着眼点,不单是降低人工成本,更重在提升产品质量和经营效益。“我们把用户的需求和生产的数据结合起来”,陈录城说,比如,有12%的空调用户数据反映,空调使用过程的噪音怎么解决。“我们针对这个用户需求,第一次应用了流数据的技术,把生产过程当中发现的噪音的数据分离出来,用智能检测的手段把噪音问题彻底解决。”

    以胶州空调互联工厂为例,高精度方面,实现新产品开发100%用户参与设计,定制占比25%以上;高效率方面,订单交付周期缩短50%以上,效率提升100%。

    美的智能工厂的思路,与海尔殊途同归。美的空调事业部副总经理乌守保介绍说,美的工厂智能化有五个特征——设备智能化、生产透明化、物流智能化、管理系统化、决策数据化。美的空调事业部广州南沙智能工厂厂长汪小进补充说,该厂有一个数据室,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生产设备,通过智能手机实时了解每一个数据点的情况。

    根据客户订单来生产的“T+3”模式,正在美的旗下的各大工厂推行。乌守保说,由于产业链上信息互联互通,客户下单后,上游供应商马上备料,工厂准备生产,产品下线后立即发货。这令美的的订单交付周期缩短50%。

    3

    智能制造的新增长点

    汽车行业的自动化生产程度已经较高,下一步机器人应用的“蓝海”在一般工业领域。

    中国是一般工业领域机器人应用的最大单一市场。格力、海尔、美的三大白电巨头智能生产的经验一旦沉淀下来,顺势向机器人和自动化领域延伸,便可形成新的增长点。

    因此,海尔搭建了COSMO平台,想把智能制造打造为业务增长点。美的收购全球四大机器人公司之一德国库卡集团,修筑机器人和自动化的“第二跑道”。格力也重金投入,积极研发、制造机器人和数控机床。

    2017年2月,海尔自主研发的首个中国版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正式发布并对外提供社会化服务。海尔明确提出,支撑自身转型的同时,把互联工厂的模式推广复制,将智能制造做成一个新的产业,实现市场化运营,未来将带来收益。

    美的副总裁顾炎民表示,中国在一般工业领域的机器人密度,只相当于德国的十分之一,有很大发展空间。同时中国劳动力工资不断上升,机器人成本不断下降,机器换人的投资回报期从以前的5年下降到现在的1.6年。全球机器人市场2025年估计将达240亿美元产值,中国2018年将占全球机器人市场的38%。

    而格力的六轴机器人,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也首次亮相。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表示,未来格力电器将紧密围绕机器人和精密机床两大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在完成格力自身制造系统转型升级的同时,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一批完全自主研发的高端装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