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切设备都将自主决策、去中心化、离散控制,同时和互联网互通,可以随时上传信息。CPS将成为物流4.0的技术中心,把所有设备平台串联起来。正如德国物流研究院多年前研发的高柔性CTS技术,每辆小车都是一个独立单元,可根据所在位置与状态自主承接合适的订单,与生产设备及其它小车智能交互,自主解决行走中发生的问题,这样的系统是物流4.0的核心技术。
工业4.0时代,人和机器共存已成必然,而人机协同如何达到最优?在未来的智慧工厂,机器不会取代人;相反,因为智能机器的广泛应用,对人的要求更高,需要人能更好地与机器对接,更好地管理机器。越智能的工厂,对于驾驭工厂的人的要求越高,因此,我们的企业需要重视和激活符合工业4.0职业素养的人才培训体系。
无论是智能工厂、还是智能供应链,都少不了科学严谨的规划。以物流选址为例,传统企业通常在一个厂址驻扎多年,但未来我们必须能根据客户需求变化而快速响应,这也包括物流节点需要随时搬迁。过去车间工位都是固定的,未来物流模式将大不同,必须能随时改变,这是物流4.0的一大愿景。
德国人在做规划设计时,一定会把客户的需求落实清楚,然后根据其需求设计出最适应的方案。要建造一个工厂,成本和效率是企业追求的核心指标。如宝马的德国莱比锡工厂,从2005年建筑落成到工厂启用至今,都与最初的规划设计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在这个项目上,德国物流研究院荣誉院长库恩教授带领的专业团队在工厂选址、物流集货、厂区规划等方面给予了宝马大量技术支持。
与国内常见的四四方方厂区规划不同,为灵活应对未来需求,宝马莱比锡工厂采用了最可持续和高效灵活的生产与物流模式,围绕中央大楼建设的三大核心生产区域(车身车间、喷涂车间和总装车间)呈现出“梳状结构”的不规则设计。创新的物流规划方案,确保其产业链运转更加顺畅,让宝马供应链的效率显著提高,物流成本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成就了宝马高效灵活、智能化、个性化的汽车生产模式。
因此,要想建造一个好工厂必须遵循“顺向规划原则”,即先明确目标、规划业务流程,再选择技术设备,最后设计建筑形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项目规划成功落地,为企业未来稳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