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于2011年、2012年先后提出《保障美国在先进制造业的领导地位》以及《获取先进制造业国内竞争优势》,同时2011年6月2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宣布了一项超过5亿美元的“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计划(AMP),以期通过政府、高校及企业的合作来强化美国制造业。到了2014年10月,该委员会又发布了《振兴美国先进制造业》,该报告俗称AMP2.0。国在前后两份AMP制造业报告中,都明确提出了加强先进制造布局的理由,那就是通过规划系列“先进制造伙伴计划”,保障美国在未来的全球竞争力。
德国信息化战略的核心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启动在1997年,从建设网络工厂开始(工厂有IP地址),到2001年E-工业服务(在规定时间远程对设备进行维护);2009年的自组织生产(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控,由机器决定何时对设备进行服务);到2014年的工业4.0(从管理者驾驶舱、产品的虚拟设计、虚拟生产、并行混合工程,从设计、模块到车间的整体云控制平台建设),德国工业信息化经过近20年的努力和持续的渐进式创新,建立了一套不断完善的工业互联网体系。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这一概念自从2014年12月被首次提出以来,并于2015年5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公布。根据计划,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达成从“制造大国”变身为“制造强国”的目标,而到2035年,中国的制造业将达成赶超德国和日本的目标。
除了国家外,许多企业也提出了针对性的工业4.0方案。通用电气在2012年12月正式提出了工业互联网的概念;西门子得益于德国政府的主推,在智能制造领域先试先行,已经建立了一批数字工厂;在日本企业界,三菱电机等约30家日本企业组建联盟“产业价值链主导权(Industrial Value Chain Initiative,简称:IVI)”,共同探讨工厂互联的技术标准化。
2016年第一季度发生海外并购合计41起,涉及交易金额349.24亿元,其中工业4.0类并购发生案例7起,涉及交易金额181.18亿元。
但在进行中的69起海外并购中33起属于工业4.0并购,涉及金额高达1,311.27亿元,涉及的大额并购案包括海航集团拟60亿美元收购美国IT集团英迈,青岛海尔拟54亿美元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中联重科拟33亿美元收购美国机械巨头特雷克斯,北京控股拟14.37亿元收购德国垃圾能源公司EEW,中国化工9亿欧元收购全球塑料机械巨头克劳斯玛菲,从进行中案例来看,未来中国企业的工业4.0海外并购还存在这巨大的增长潜力。
从地域来分析,德国成为中国工业4.0海外并购的最热门区域,根据最新数据,2016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德工业4.0的并购金额约57亿欧元,其中完成在德工业4.0企业并购4起,涉及交易金额11.84亿欧元,中国化工收购克劳斯玛菲收购金额最高,达9.25亿欧元。目前尚在进行中的在德工业4.0企业并购有9起,合计交易金额45.10亿欧元。
正如《中国制造2025》所述,未来无论是成套的制造装备、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工厂,需求都将成倍增长,同时传感器、只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和减速器等智能核心装置也面临突破。思路特咨询公司的报告中显示,未来5年德国企业在工业4.0解决方案上的投资将占其所有资本投资的50%以上,预计到2020年,德国公司每年的投资将高达400亿欧元,物联网/务联网每年将平均贡献高达2~3个百分点的额外收入。在中国市场上,我们预计未来十年全套的智能化、工业自动化等各产业链智能升级的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
工业4.0不是某个行业的发展方向,而是关系到国家兴衰的战略,各级政府也都针对工业4.0及企业海外收购提出鼓励性政策,同时资本市场和贸易市场都已经对工业4.0企业带来了正向的反馈,这些未来都将大大推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在经济低迷的情形之下,全球较低的融资成本和企业估值也给寻求快速成长的中国企业带来了更多的优质标的,未来工中国企业工业4.0海外并购预计将更加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