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中国制造2025所描绘的智能化工厂?
从我们富士通看,要分成三步走:
第一步走首先要建立一个具有一定基础的信息平台,也就是说以我们现在各个领域的单元,涵盖生产、制造、销售,这个目的是什么,实现从业务到数据的转变,只有在做好这一步之后才能更多的考虑第二步,就是实现业务单元的互联互通。
第二步业务单元互联互通,这个中间要考虑最主要的是两个话题,第一个是工业互联网,一个是大数据运用,通过这两种数据垄断,如何更好的协作、协同,互联互通,从而打造企业的数据平台,这里的关键次就是所谓的数据到数据,或者从数据大数据。
第三步是所谓的智能化,只有第一步第二步扎实推进之后,才能有效推进这个构成,这个工作最终实现的目标是实现各个业务单元之间的业务和数据的协同,实现整个工厂运营的人、机、料、法、环的智能协同。
智能工厂的全景
所谓智能智能工厂的全景,汪波给出了7121这几个数字。7和1是CPS,我们要实现智能化工厂,这些元素都是不可缺少的,从最底层的传感机器人,包括ERP、云服务等等,这些都要充分的考虑。另外2、1是需要始终围绕核心观点,数据驱动,两个维度一个是智能制造,一个是数字化工厂。
智能制造包括资源、排程、质量、能源、设备、物流。数字化工厂包括数字化设计、虚拟产品,工厂仿真、作业仿真,物流仿真。这些能够做好,围绕中间的中心点,数据为驱动,建立适合自身企业的大数据平台,通过和互联网的充分对接,最终实现整个企业的高速发展。
富士通关于智能化工厂的管理理念
大家在谈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时候,往往都在想机器人,都想设备,设备的智能化,产区的智能化。但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误区,产业的发展最终不是设备替换人。无论设备怎么发展,电脑始终不能代替人脑,一个企业是不是有核心竞争力,比的是人,中国制造2025也好、工业4.0也好,目标实际上希望提高企业整体的运作效率,从而把人从我们的产线,从简单的一些劳动中间释放出来,最大的目标是通过智能设备,解放人的智慧,同时数据驱动为什么核心,打通数据到业务的各个环节,最终打造互动性智能生产。
富士通在推荐整个智能化工厂中间的时候,需要针对不同的层级的人员,他所处理的不同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去拿出我们企业的方案,可以为我们的客户,为我们个人提供整个全方位解决方案。汪波强调,从自身发展中间强烈建议中国制造业,虽然现在在推进智能化工厂,但是如何把整个企业管理团队,乃至于现场的员工,去理解精益这两个字体,如何把这件事情彻底贯彻下去,不要说我们上了一套ERP就OK了,今天上线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果通过数据化把数据分析,怎么发展才是任重道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