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能工厂

智能工厂,改变传统工厂生产方式

发布时间:2016-08-17 作者:佚名 
关键字:智能工厂 
在组装车间,迎接我们的是一片杂乱无章、刺耳的声音、怪气味和繁忙操作的机器轰鸣声。车间在制品储存零件的地方堆满了灰尘的零件和下脚料。一些装货的铲车掉了轴承,还在把空垃圾箱和装零件的料斗运送到处理和储存的空旷地带。

    确实,我们很多成长性企业,管理处于比较粗放的阶段,靠低廉的劳动力和便宜的原材料生存和发展。目前,我们大部分工厂的生产体系结构存在着结构性缺陷。

    1、资源组合不佳

    多工序段的结构,容易造成物流断点,搬运、停工、等待、堆码、清点、寻找等。采用批量生产,导致批量在制品按序转移,后工序经常处在等待。由于批量生产,工序速度不一样,投料过早,物料不配套,计划变动,品质缺陷,大量在制品资源积压。过多的工序段的结构,造成信息流断点,工序段的壁垒,有的工序等待,而有的工序冒进。

    2、产能过剩和不足

    生产线规模较大,生产线能力的增减不灵活,跟不上市场订单的变化,有时产能不足,有时产能过剩。

    3、工序生产节拍差异

    由于工序过多,虽然工序之间的差异较小,但是,会导致工序节拍累计差异就大,不同的工序的工作量和加工难度分布不同。轮番成批上线时,各工序的产能很难适应。导致节拍失衡。

    4、生产线的切换难度

    因为生产线规模较大,切换线较难。物流,信息流,工艺顺序环环相扣,牵涉面太广,耗费太大。

    5、搬运时间过长

    目前大部分的工厂布局,都是工序段,所以物料的移动需要大量的搬运。

    6、冗员过多,配置不灵活

    庞大的职能机构,文员统计,物料交接,信息沟通,部门协调,减弱了市场的应变能力。

    7、采购意识落后

    传统的采购方式是按销售订单的需求或是批量经济采购,而不是按造生产消耗的速率采购。

    8、生产管理薄弱

    生产计划管理周期太长,投料不精细,作业动作不科学,文档传递繁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