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能工厂

互联网+智能工厂 全面提升制造业水平

发布时间:2016-07-04
关键字:互联网+ 智能工厂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是工业互联网兴起的基础技术。工业互联网有望类似于“20世纪初的电力”一样改造制造业,成为中国制造业升级的重大机遇。尤其是在通信、电子、计算机、机械、能源等诸多领域。

数据驱动的制造业

    通快(Trumpf)是一家做激光加工设备的老牌德国企业。对于它来说,真实世界与网络世界进行交互的技术,早已不是什么新概念。

    通快出售的不仅仅是激光加工设备,更包括使用激光设备所必需的工业软件。它的客户买来设备后,必须对相关工业软件进行编程,方能在自己的制造环节中使用这些设备。

    抽象来看,制造一辆汽车,已超越了对材料本身的物理加工,同时包括了不同加工设备之间几亿条工业软件中的代码完成。

    无论是通快还是西门子,这些装备制造商早已有大半个身子跨入软件行业。

    这些自动化设备的普及,不但加速了德国制造业向东转移,也推动德国本土制造业的管理流程不断向数字化转型。

    制革出身、有着160年历史的科德宝集团(Freudenberg),1995年基于SAP的企业管理软件完成对集团的数字化改造后,其IT部门甚至独立出来,成立了专门的软件方案提供商——科德宝宜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FIT)。如今,他们不仅在中国为来华的跨国制造企业提供IT服务,并且在全球建立了11个数据中心。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语境下,德国的装备制造企业琢磨的是,如何能够把自己卖出去的设备所产生的数据给收集回来,并基于这些数据开发新的商业模式。

    以通快的激光融锡机器人为例,它有2000个产品分布在全球的多个行业。

    假设通快可以把这些机器人相连接,通快便可得知这些机器的工作状态,一方面用以优化自己保养维修的耗材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在被损坏的机器和运行良好的机器之间,进行最优的生产配置。

    不仅如此,通快还可以收集机器使用者的用户体验,并可得知他们的机器究竟是如何被使用的。然后进一步通过分析得知,如何提高机器人的配置,如何把操作中的耗能和损耗减少到最低。因此,通快现在的研发重点在于,如何让机器更好地产生数据,从而了解被加工的工件、机器自身的性状以及工作状态。

    “我们的客户是金属加工者,他们希望能够更好地卖出自己的产品,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数据再加工为增值服务,反过来再帮助他们提升物流和销售水平。”通快激光与电器部门主席莱斌格(Dr.IngPeterLeibinger)对记者说:“在这个领域,我们还只是刚刚开始。”

    当供应链上更多环节加入数字化管理的洪流,机器所产生的工业数据,将远远超过目前消费互联网所产生的数据量。海量的数据不仅能够造就新的算法,帮助人类更加深刻地理解工业本身,还让资源进一步打破智能工厂的边界,在全社会范围进行最优配置。

    因此,德国的制造业巨头西门子与软件业巨头SAP宣布,共同打造工业数据平台。“我们要证明,可以用一个第三方管理的商业模式,既可以达到设备的连接,也可以实现数据安全。”西门子大型设备部CEO霍克(DirkHoke)对记者说。

    通用电气公司(GE)也在打造自己的工业互联网系统。他们通过在飞机发动机中增加传感器,采集发动机数据,并以此给机队提供更多的实时数据,以便航空公司更好地配置自己的资产。

    在数据的驱动下,工业4.0时代下的制造业正演变成一项由软件技术主导的系统性工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