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能工厂

纺纱智能化工厂走向现实

发布时间:2016-05-04 作者:佚名 
关键字:智能化 
未来的纺纱工厂将是智能化、连续化的,纺纱全流程实现数字化监控和智能化管理,工序间产品自动转运,夜班无人值守。

    设备技术飞速发展

  纺织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目前,国内的一些纺织企业在自动化、智能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有的纺纱企业已经实现了清梳联、粗细联、细络联,通过工艺连接大幅减少用工,缩减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产品利润。如果在此方向继续深入发展,采用更多智能化技术,未来国内将有望建成少人、无人棉纺工厂或车间。

  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公司总经理郭加阳介绍,青岛环球集团的粗细联合智能全自动粗纱机系统在充分吸收世界最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创新,采用先进的柔性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了粗纱生产和输送的智能化、连续化、节能化、信息化,满足了客户提高产品品质、节省人工、节能降耗的需求。这一系统不仅被认定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自2009年全面推向市场以来,至今销售量已经突破1000台,为国内外客户安装超过500万纱锭,国内市场占有率约90%。

  郭加阳说道,针对纺纱装备智能化需求,青岛环球集团又研发出筒纱智能物流包装系统。青岛环球HTBW-01型筒纱智能物流包装系统是全球首套无人编织袋包装输送系统,真正实现了智能化、无人化。

  据介绍,筒纱智能包装物流系统全流程无人工直接参与,只需要设备管理和监控人员,综合节省人工约90%,使人工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同时智能包装物流系统使包装成本大大降低。以编织袋包装为例,买一个合格标准的编织袋需要1.2元,再加上人工扎口成本,在一个编织袋上需要的总成本为1.25元左右,而自动成包的成本控制在1元左右,成本下降约20%。应用智能包装物流系统还可以减少人工接触污染以及人工失误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华兴纺织集团的智能化纺纱生产线,正是采用了该物流系统,实现了物流包装无人操作的生产模式。

  智能化纺纱正在实现

  早在2014年,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就向广大棉纺织企业倡议,进一步加快产业升级的探索力度,通过采用先进科学管理和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纺纱设备,尽快实现棉纺织企业夜班无人值车,希望通过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推动整体竞争力的快速转型与提高。

  在棉纺织行业,确实有不少企业践行了这一倡议。去年投产的江苏大生的数字化纺纱车间,在车间总控室内,通过E系统,工作人员就可对生产中的设备运转、质量数据,乃至温湿度调节、自动照明实现实时监控,远程监测。更酷的是,这套系统还可以装在手机和IPAD上,随身带着走。鲁泰纺织的筒子纱智能化、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解决方案实现了纱线经轴的中控染色、智能配送,从而大大降低了人员数量,效率提高了30%左右。江苏南通崇天纺纱公司的7.8万枚智能化环锭纺项目,引进世界最先进的纺纱设备,整个生产线实现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达产人均环锭纱年产量超80吨,遥遥领先国内同行。宁夏如意在新疆设立的中国新疆数字化智能纺织示范基地,也是以实现纺纱数字化、智能化为目标。

  正如高勇所说,未来的纺纱工厂将是智能化、连续化的,纺纱全流程实现数字化监控和智能化管理,工序间产品自动转运,夜班无人值守。而随着华兴集团、江苏大生、宁夏如意、鲁泰纺织等相关项目的投产,这样的设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胡广敏表示,目前整个纺纱流程并没有完全实现连接,所能实现的清梳联、粗细络联等也只是将工序连接起来,是模块化的、阶段性的。他认为,只有把智能化的共性技术与纺织专业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上下游的整合和协同,才是真正的智能化。高勇也认为,按照工业4.0的要求,目前出现的智能纺纱生产线还没有达到完全的智能化,智能化的任务还很艰巨,纺织产业应更加重视,积极探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