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能工厂

锁定突破口:打造智能工厂需广泛部署传感器

发布时间:2016-04-21 作者:佚名 
关键字:智能工厂 传感器 
工业4.0首先要打造智能工厂,在生产设备中广泛部署传感器,使其成为智能化的生产工具,成为物联网的智能终端,从而实现工厂的监测、操控智能化。

  不少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扩张产业链。瑞凌股份借助德国CLOOS进军高端领域,同时利用产业基金不断增强外延扩张实力。在设立佳士机器人之后,佳士科技进一步参股艾尔克莱福特和鹏鼎创盈,全面切入机器人领域。

  在二级市场上,智能制造作为热门投资主题最大的优势在于可验证性,且在细分领域已经开始释放业绩,比如华昌达上半年业绩就大增约8倍,合并报表因素之外,报告期内订单量增加亦是业绩变动的重要原因。

  政策红利逐渐释放

  另一个显著的差异是,德国工业4.0概念是在德国学界和产业界的建议与推动下形成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则有着强力的政府推手。

  近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工信部正在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编制智能制造专项规划。这不过是2015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推进智能制造方面的一个政策缩影。

  除了备受瞩目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之外,今年3月9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通知》,从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等6个方面分类实施试点示范。3月31日,工信部发布《关于继续开展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继续在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领域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培育互联网创新模式,为推动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提供重要支撑。同时,天津、云南、青岛等省市已制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实施方案。

  9月10日,工信部公布了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公布了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涉及38个行业、21个地区。国泰君安研报认为,“十三五”规划将延续这一产业推动发展的方法,相关示范工程的入围企业有望获得政府政策的倾斜和财政的支持,将切实受益。

  中信建投亦在研报中认为,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适用于中国制造业的所有行业,未来将贯穿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整个过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