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虚拟现实产业链
虚拟现实产业链长,产业带动比高,涉及产业众多,包 括虚拟现实工具与设备、内容制作、分发平台、行业应用和 相关服务等在军事、民用以及科研等方面的各种应用。
虚拟现实产业链中,工具和设备类可细分为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显示设备、拍摄设备、以及相关软件等;由于虚拟现实产业涉及到从基础硬件生产、软件开发、核心部件制造、实体以及网络分发平台、营销与服务等众多军事、民用领域。
3、虚拟现实技术演进方向
虚拟现实技术的实质是构建一种人为的能与之进行自由交互的“互联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参与者可以实时地探索或 移动其中的对象。沉浸式虚拟现实是最理想的追求目标。通过听觉、触觉和视觉在虚拟场景中进行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仍将延续“低成本、 高性能”原则,从软件、硬件两方面展开模拟与仿真运用,发展方向主要归纳如下:
(1)低成本快速建模技术。
虚拟环境的建立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内容,动态环境建模技术的目的是获取实际环境的三维数据,并根据需要建立相应的虚拟环境模型。内容制作成本高、周期长,对于制作人员的要求也高,限制了虚拟现实应用的发展。
(2)实时三维图形生成和显示技术。
三维图形的生成技术已比较成熟,而关键是怎样“实时生成”,在不降低图形的质量和复杂程度的基础上,如何提高刷新频率将是今后重要的研究内容。
(3)新型交互设备的研制。
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人能够自由与虚拟世界对象进行交互,犹如身临其境,借助的输入输出设备主要有智能终端设备如头盔显示器、数据手套、数据衣服、三维位置 传感器和三维声音产生器等。
(4)智能化、自然的虚拟现实建模。
虚拟现实建模是一个比较繁复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将虚拟现实技术与自然交互、语音识别等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5)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
分布式虚拟现实(DistributedVirtual Environment,DVE)是今后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将分散的虚拟现实系统或仿真器通过网络联结起来,采用协调一致的结构、标准、协议和 数据库,形成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互相耦合的虚拟合成环境,参与者可自由地进行交互作用。
4、工业领域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多用于产品论证、设计、装配、 人机工效和性能评价等。代表性的应用,如模拟训练、虚拟样机技术等已受到许多工业部门的重视。
仿真软件与自动化的互联与集成正在用仿真技术客户提供更高效的设计分析,并且,这些技术已经融合了大量的传感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Web技术,智能制造使得这些技术必须与自动化进行衔接,直接生成的制造参数将会发布给执行系统,由自动化系统来执行这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