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的关键是智能互联网
保千里集团董事、副总裁陈杨辉表示,工业4.0的实质是“互联网+制造”,即智能互联网,其代表着互联网未来发展方向。它不仅是传统互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延伸,而是开启了一个人与物相连、物与物相连的大连接世界。结合保千里集团的发展,陈杨辉阐释了智能互联网技术对各行业未来发展的影响。保千里集团打造的智能互联网生态是以平台型智能硬件为运营载体,配置大数据云平台,为百行百业提供智能硬件+解决方案的全营销平台。目前平台型智能硬件已形成四块产品线:跨界新型智能手机、智能云屏、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正在以此为百行百业提供智能互联网运营的解决方案,这个模式是国家战略互联网+的实践模式之一。
对于工业4.0未来的发展,陈杨辉认为,工业4.0时代给制造业带来最大的改变将是商业模式创新,伴随着以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为基础的智能互联网的普及,跨界新型智能手机、智能云屏、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物流、智能服务等平台型智能硬件将成为商业生态圈新的入口,对各行业商业模式带来颠覆式的改变。
对于工业4.0而言,实质即“互联网+制造”,它是整个中国时代性的革命。现阶段,中国的工业产业亟待转型升级,其中存在着巨大的变革机会。如何利用这个变革的契机与资本市场相结合,共同探索中国自己的产业之路是另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对此,明照资本合伙人高大明认为对于银行业,将促使企业信用模型的变化,带来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可抵押资产种类会更加丰富。
自动化生产效率提升25%
自2013年4月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工业4.0概念以来,德国就一直不遗余力地将它打造成自己的新名片,希望在全球范围内引领新一轮的工业革命。
随着工业4.0概念在中国的兴起,机器人、3D打印、VR技术成为各大科技展览上备受关注的产品。“工业4.0并不是购买几个机器人或是引进几套自动化生产技术就可以实现的,这是一次全新的工业创新浪潮。”杜伟说,这不仅将增加价值创造的深度,还会影响工厂和战略投资以及生产网络布局。
BCG最新发布的《工业4.0:未来生产力与制造业发展前景》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将通过智慧整合感控技术(CPS)和动态数据处理让实体物理系统和电子系统连接在一起,在不同机器之间收集和分析数据,预判错误,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与传统的制造业关系相比,杜伟强调,工业4.0的核心理念是跨界整合、高度自动化并优化生产过程。在横向上,这意味着企业内设计、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物流、售后服务各部门的整合。在纵向上,这意味着企业层面、工厂管理层面、运营控制层面、管控层面和一线层面的整合。
“工业4.0能够带来以往无法同时实现的多重受益。”杜伟指出既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模拟技术缩短从创意到成品的时间,加快流程速度,又可以增加灵活性,实现定制化生产;既可以通过提高自动化程度、缩短设置时间、减少库存提高生产效率,又可以利用传感器和制动器实时监督生产,改善生产质量。
“中国的经济转型必然会为传统的低成本制造业带来挑战。制造企业只有向价值链上游挺进,才能负担得起日渐升高的用工成本。”杜伟认为,工业4.0是中国制造业转型的重要政策杠杆。
杜伟分析,工业4.0带来的受益主要体现在生产效率的提升上。按照BCG的测算,中国总成本效率将提升5%-8%,转化成本(不包括原材料)效率将提升15-25%。
据BCG计算,中国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成本约85万亿元,这意味着中国工业总体生产效率有4万亿-6万亿元的提升潜力。各行业的改善程度会参差不齐。其中,工业原件生产商可能实现最高的生产效率提升,增长20%-35%,而汽车公司的提升幅度为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