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焦点话题

工业4.0的“阴谋”:盲从德国则中国制造业危矣

发布时间:2016-07-22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关键字:工业4.0 制造业 
随着对工业4.0了解的逐渐深入,我却越来越意识到工业4.0是一场由德国政府导演的广告大片,而这部华丽的大片背后却隐藏着德国的真实目的。若对这一概念不假思索地追捧,中国制造业就危矣。

授之以渔VS授之以鱼

    其实关于工业4.0的体系更适用于哪个行业,就是问德国人,他们也未必能讲得清楚。我们在与德国顶级工业企业Festo的约谈会上,Festo派出了一位销售代表向我们介绍Festo的工业4.0技术。Festo是全球著名的气动元件厂商,但面对中国企业家们,那位销售却没谈Festo元件产品,开口便是:“我们与别的德国工业4.0企业不同的是,我们还能够提供企业工业4.0的培训,帮助别的企业升级到工业4.0,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开发柔性生产线。”

    这种做法看似授之以渔,实则授之以鱼。更可怕的是,这将对中国自身的工业发展产生副作用,甚至永无翻身之日。刚刚说过,德国目前对工业4.0的鼓吹,就是围绕成本与定制化做文章。试想,如果大量中国企业都为此去升级所谓的工业4.0,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首先就需要德国的专家进行系统的方案设计,其次是采购德国的工业机器人,而作为一个体系的部件,企业还需要采购相应的数字化设备与系统,接下来再对员工进行培训,最后,所有体系的维护维修工作都要靠德方完成。

    就这样,一个工业3.0都不敢说完全实现的国家,升级到了4.0。而升级系统的钱都来自于凭借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所赚取的红利。而更可怕的是,所有的生产数据都传至云端,这些数据的安全性严重成疑。最后,工业4.0体系中的组件都通过传感器等元件相连,哪部分组件坏了设备生产商比谁都清楚,而维修维护只能通过他们完成。

    如此升级工业4.0,那不是在缩短与国外工业差距,而是在拉大这种差距。为此,我们来看看同为工业强国的日本是怎么说的:

    日本经济产业省于4月27日发布估算称,由于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等的技术革新,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度日本国内就业人数将减少735万人。同时敲响警钟称,如果被海外企业掌握人工智能等业务的核心,日本企业将沦为给海外企业“打工”,工资高的工作将从日本国内流失。

食肉动物VS食草动物

    2016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是成功的。西门子、博世、ABB、Kuka等一杆顶级德国工业企业大出风头,它们的展台也可谓门庭若市:高大上的装修、直观的产品展示、趣味性的互动活动等等,甚至让游客有种来到未来世界的感觉。这部广告大片拍得太赞。

    而今年的中国展台依旧不具备吸引游客驻足的能力,除了华为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展台布置比较大气之外,大部分中国展台的布置风格基本雷同,3到4平米的方形面积上配上一个柜台、一张桌子和几张椅子。中国展台门前也依旧冷清。这也与汉诺威工博会的定位有关,既然不叫交易会,自然更多是需要秀出来。

    我也与部分中国参展商有过交流。一家第一次来汉诺威参展的企业告诉我,他们是因这个展会有名且参观人数多才来的,看看有没有客户上门。当被问及他们的产品目前在国际市场的定位时,这位负责人表示自家产品主打中端市场,并形象地解释道:“市场和丛林一样,有些动物食肉,有些食草,我们就是食草的那类。”

    很遗憾,在工业制造领域,位居食物链上游的德国是食肉动物,而中国目前还只能食草。而如果我们没有一颗未来食肉的心,我们将永远被别的发达国家限制。中国老百姓去日本买马桶盖、电饭煲已经要求我们对供给侧作出改革。但供给侧该如何改革?答案显然不是到海外买产线,升级工业4.0那么简单。

    我们常说:“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工业4.0也是这样,我们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论德国如何鼓吹,不要因那些浮夸的理想而一拥而上。最后,我们依旧要学习德国的工匠精神,踏实地把现有的工作都做到极致,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实现产业升级。至于是2.0升3.0,还是2.5升3.5,这都不重要。

2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相关资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