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智能产品

机器人将“站”上手术台?

发布时间:2016-09-30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关键字:机器人 手术 
一个正待做手术的身体模型躺在手术台上,但围绕它的并不是医生,而是一台台轻型的库卡机器臂。它们正上下左右灵活地移动着,协助主刀医生共同完成一台手术。

机器人将“站”上手术台?

    从力学感知到视觉观察再到磁场感应,在KIT的实验室,机器与人开始建立起多种方式的“交流”。但如果你以为这些机器人只能用于工业生产场景中,那就错了。KIT还搭建了一个“手术室”,在这里,由三个感知系统共同组合的机器臂或许会让医生这一职业面临失业的危险。

    从KIT的实验室出来,调研组跟着实验人员走进地下一楼的KIT“手术室”。空间不算宽敞,有着手术室常见的绿色幕布,一个正待做手术的假人躺在手术台上,但围绕它的并不是医生,而是一台台轻型的库卡机器臂。它们正上下左右灵活地移动着,协助主刀医生共同完成一台手术。

    华迎冰介绍,每个机器臂的“关节”中都布满了力学传感器,可以轻巧地随着人的动作进行精密的运动。同时每个力学传感上还配备了7个轴向,其中6个轴向在运动时会进行3D数据的采集,而第7个轴则让机器臂能进行更灵活的动作,“例如左边行不通就会马上改道右边。”项目负责人说。

    机器人的“眼睛”则放在了“手术室”的顶上。密密麻麻的摄像头正进行各种图像的视觉处理,不同的数据在手术室的屏幕外来回滚动,再及时传导至机器臂中指挥它的下一步行动。

    除了力学和视觉外,电磁感应也在“手术”中得到应用。介绍中,另一名负责人举起了一个布满“触角”的球状棒体,这一个能替代手术刀的机器人,可以更方便进入病人体内进行手术。

    该负责人介绍,坐在手术室外的操作者,既不需要直接接触病人,也不需要直接操控机器人。只要握着一个力学反馈传感器,通过电流的传感,操作者就能清晰地“触摸”到病人皮肤的张力、血液的流动等,对手术进行远程“摇控”。

    当这些科技有一天从实验室走向现实时,机器人会让医生失业吗? 

2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