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智能生产

施炜: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痛点与难点

发布时间:2016-06-02 作者:施炜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
关键字:制造企业 国际化 
“障碍”很大程度上映射出中国制造企业自身管理基础的薄弱和能力的欠缺。

  2、中国制造企业的“国际化”障碍

  中国制造企业的“国际化”之路刚刚开始,类似于日本、韩国企业上个世纪下半叶的追求和实践。但是,目前中国企业与日、朝企业在经济起飞阶段(大约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处的环境、背景有很大的不同。日韩企业的国际化,主要借助于二战以后欧美经济恢复、发展以及产业转移的契机,满足这些庞大经济体的强劲需求。当时,许多产业的集中度相对较低,全球竞争格局并没有完全定型。比如汽车产业,虽然福特、通用已成巨人,但市场缝隙依然很大,丰田、本田、现代等企业仍有机会在全球扩张。美国的IT、电子产业,当时也还没有真正形成技术能力上的屏障,因此,索尼、松下等企业的跨越式追赶成为可能。今天,中国企业面临的局面更加严峻:一些产业不但集中度高(为少数几个国家“寡头”所占据),且能力壁垒坚硬——少数巨头占有绝对的技术优势,出现了结构性稳定的格局。

    具体说,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的障碍主要有:

  第一,渠道障碍。即中国制造企业的产品难以进入国际市场上的主流通路(既包括分销,也包括零售)。这是最明显、最直观的障碍。国外发达国家的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流通业已呈现出集中度高、结构稳定的特征。主流制造商和主流渠道结成策略联盟,初来乍到的中国制造企业,哪怕产品再价廉物美,有时也不被接受。

  第二,品牌障碍。也可以称做消费者认知障碍。长期以来中国产品出口以来料加工、贴牌代工居多,国外消费者多对“made in China”有笼统的认知,但对大量具体的品牌却无认识,更说不上情感上的认同。这与中国制造企业产品附加值低、在国际市场上品牌投入过少有关。品牌障碍和渠道障碍是相互关联的,消除了品牌障碍,渠道障碍也就迎刃而解。

  第三,技术障碍。在很多产业领域,国外跨国企业掌握技术标准。它与部分市场准入条款相关联,不遵从者难以进入国外市场;它也使国外用户产生了依赖和惯性(用户使用非“标准”产品的风险、代价过大);同时,以技术标准为基础,已形成了内部关联的产业生态,不遵从者难以整合国际供应链资源。不掌握技术标准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所处的竞争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如果遵从跨国企业的技术标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失去技术上自主性以及赶超的可能性。此外,技术障碍中包括“知识产权”因素。国外跨国企业拥有大量的专利等知识产权,中国制造企业的产品只要挨上边,要么需交纳巨额使用费,要么被追究所谓的责任。

  第四,资源障碍。中国出口产品大都是初级产品,需消耗大量资源。即便是“国际化”的楷模中集集团,其产品实物形态也是以钢材、木板为主。中国总体上是个资源贫瘠、短缺的国家,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严重供不应求,需大量进口弥补国内供应的缺口。国际企业及资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短期无法改变的态势,通过供应链上的多个因素制约、削减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五,非关税壁垒。包括法制、社会、文化、环境、风俗等多种障碍。当关税壁垒逐渐退居次要位置时,非关税壁垒浮出水面且有蔚然成风之势。名目繁多,且显得理直气壮。反倾销诉讼层出不穷,环保等方面的要求越发严格,民间的抗议时有爆发,等等。这是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之路上必然会碰到的棘手问题。

  第六,人才壁垒。目前,虽有留学人员不断返国,但国内的国际化人才相当匮乏。我国制造企业长期以来的过度低价竞争,使大规模聘用外籍员工存在成本约束;况且有些企业也不具备容纳天下人才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基础。而外派的本土人才,在语言、环境熟悉等方面需有一个相当长的磨合期。由于种种原因,外派人才流失率往往偏高,使得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人才短缺问题雪上加霜。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相关资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