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工艺分析
屋架型钢下料应以实际放样尺寸为准,钢材切割可采用机械剪切和气割等方法。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应划线准确、切割平直,且杆件端部切割面与轴线垂直。角钢、圆钢、槽钢等切割采用气割,钢管采用无齿锯下料。但槽钢等型钢下料前应校直。校直采用型钢校直机或用火焰法校直。屋架梁变截面H型钢腹板为不规则形状,考虑腹板下料采用数控火焰切割机,根据需切割板材的厚度采用不同型号的割嘴。技术员需提供放样图纸和数控程序,建立坐标系并对刀,火焊丁保证切割机的良好运行,为做到精确切割,应考虑到切割缝隙,钢板厚度为12mm,割缝宽度一般在3-4mm,所以在数控编程时须考虑采用刀具补偿命令。
3.2加工程序
N010 G92 X0 Y0 M20
N020(汐OG00G42X40Y0Ml2M10
N030 G01 X51,2Y
N040 Gol X4555 Y50,5
N050 G01 X9008,1 Y0
N060 G01 X9059,3 Y948,4
N070 G01 X4504,1 Y1226,4
N080 G0l X0 Y948,4
N090 G0l X51,2 Y0
N100G01 X0Y0
N10G00G40X-100Y0Mll M13
N120M30
3.3 机床加工操作
3.3.1 开机和参数初始化
打开数控火焰切割机系统电源。等待数秒钟,系统参数自动初始化。
3.3.2对刀
采用G92方式对刀。因钢板尺寸较大,且尺寸不等,无法采用固定夹具,故每次切割均需进行G92对刀。对刀点选在工件坐标系的原点处。在机床手动状态下,使用点动方式移动刀具对刀。对刀允许误差为0.5mm。
3.3.3工件安放
采用10t龙门吊将所需加工板材吊放在数控火焰切割机的导轨上,要求板材水平放置。由于板材自身重量大,切割机在加工时几乎不产生径向切割力,故利用板材自身重馈即可固定,无须采用专门的工装夹具。除应持证上岗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较高的技术素养、综合分析解释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现场检测前详细了解和搜集基桩的相关参数资料,施工资料,检测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初步判断,及时完成必要的藿复性检测或加密检测工作,保证检测原始数据的可靠性和采集波形的一致性,为综合分析判断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加强对比验证,综合分析同一工程的所有检测桩资料,寻找其共性。提高对单
桩检测结果的判断准确度。从管理角度来讲,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测标准,强调检测工作的准入制度,加强对检测机构的管理。增加行业技术交流,提商检测队伍的整体技术水平。
4 结论
基桩完整性检测是一项操作简便而涉及面广的检测技术,它涉及到振动理论、应力波基础、行波理论、声波理论、传感器特性、测试技术、土力学知识等,这就要求测试人员理论知识全面,现场操作熟练。室内分析要综合考虑,并结合沿线工程地质情况、桩型和不同的施工工艺,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合理选择做到心中有数。以上是我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的一点心得体会,实际上测桩的内涵非常丰富,需要我们善于积累,不断总结,假以时日认真研究和掌握。通过行业组织的各种检测技术的总结与交流,一定会促进基桩检测整体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