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智能生产

基于发展装备制造业的PC数控系统发展思路探讨

发布时间:2012-08-16 作者:吴玉茵 孙丽萍  来源:万方数据
简要介绍了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数控技术的现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PC数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及PC数控系统的体系的优缺点,论证了将所有数控功能全软件化的集成式结构应该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应用数控技术,并且就PC数控系统的发展思路作了分析。

    3.2发展PC数控系统的思路分析

    目前PC数控系统的体系结构有2种主要形式:

    (1)专用数控加PC前端的复合式结构

    (2)通用PC加位控卡的递阶式结构。

    另外还有一种正在发展的数字化分布式结构。其方案是将由DSP等组成的数字式伺服通过以光缆等为介质的网络与数控装置连接起来,组成一完整的数控系统。这种系统虽然性能很好,但由于开发和生产成本太高,近期难以被国内广大用户所接受。几十年的经验表明,可靠性好坏是国产数控系统能否发展的关键。将所有数控功能全软件化的集成式结构应该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因为这种结构的硬件规模最小,不但有利于降低系统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虽然影响数控系统可靠性的因素很多,但过大的硬件规模和较低的硬件制造工艺水平往往对可靠性造成最大的威胁。以往,国产数控系统在总体设计时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不得不选用技术指标不太高的普通CPU,这样,为完成数控的复杂功能往往需要由多个CUP来组成系统,有时还需另加一些专用或通用硬件电路来实现数控系统的一些高实时性功能$如细插补、位置伺服控制等),从而造成系统硬件规模庞大。对于数控系统这种批量不大的产品,在国内现有工艺条件下,很难从硬件制造的角度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因而使得国产数控系统在生产现场的表现不佳,对国产数控系统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严重影响,使得不少用户现在还心有余悸。因此,在开发新型数控系统时,应优先选用新型高性能CPU(如高主频的Pentium II Pentium III等)作为系统的运算和控制核心,并尽量用软件来实现数控的所有功能。这样,可大幅度减小系统硬件的规模。此外,还应在软件设计、电源设计、接插件设计与选用、接地与屏蔽设计和施工等方面采用强抗扰高可靠性设计与制造技术,从而全面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由于一个新型高性能CPU可以代替数十个普通CPU(如80286、80386等),因此,在基于高性能CPU的PC平台上不仅可以完成数控系统的基本功能(如信息处理、刀补计算、插补计算、加减速控制等)和开关量控制功能(内装PLC)而且还可以完成伺服控制功能。这样,以前由DSP完成的数字化伺服控制功能(如位置控制、速度控制、矢量变换控制等)均可由PC中的CPU完成,从而实现内装式伺服控制,这不仅有效缩小了数控部分的硬件规模,而且还大幅度缩小了伺服控制部分硬件规模。这种具有内装PLC和内装伺服控制的全软件化集成式数控系统,其硬件规模将达到最小化,整个数控系统除一个PC平台外,剩下的只有驱动机床运动的功率接口和反馈接口。这既有效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又消除了信息传递瓶颈,提高了系统性能,同时还可显著降低系统成本,使系统(包括电机)售价将可降至现有数控系统的一半左右。显然,这种高性能、高可靠性、低成本的新型数控系统将具有极强的竞争力,有望为开创中国数控的新局面作出贡献。

    此外,集成化PC数控系统还有一大优点,就是容易实现开放式结构。这是因为,这种系统的硬件本身已经是完全开放的,构成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工作完全在软件上,只要制定好标准和协议,从信息处理、轨迹插补、加减速控制、开关量控制到伺服控制都可以实现开放,从而可大大方便用户的使用。

4 结论

    数控技术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最核心的技术,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技术途径。现阶段我国应加快发展PC数控系统,推动我国数控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为我国数控产业、装备制造业乃至整个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