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智能装备

造船行业掀起破产潮 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

发布时间:2016-03-24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关键字:智能制造 供给侧改革 
当前航运业持续低迷,点燃国内造船业破产潮的导火线,船厂纷纷破产是受产能过剩、需求疲软影响,表明加快造船行业供给侧改革已经“火烧眉毛”。
 
 
  青岛市就高度重视造船业高端市场,“被称为‘海上超级冷冻车’的LNG船前景非常好,也是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产品,青岛却生产不了。现有的3家造船厂因为附加值低、周期长,目前产能利用率很低,维持在40%多。因此这些企业应该尽快进行创新,因为只有创新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栾新提出,沿海城市具有发展造船业的优势,青岛应该在造船方面提升技术含量,发展高端产业。
  
  凸优势
  
  提升产业集中度
  
  即便在不利的市场形势下,仍然有一部分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不难发现这些盈利企业不乏大型船企的身影,新船订单进一步向大型船企集中,它们抵御风险的能力明显更胜一筹。
  
  “大型船企在资金、技术、政策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在行业低迷的背景下,这种优势进一步凸显。”业内人士指出,我国造船业还是要通过兼并重组等手段进一步提升行业的集中度,出清过剩产能,提高抗风险能力。
  
  2015年央行在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骨干船舶制造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推动大型船舶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组成战略联盟,引导中小船舶企业调整业务结构。”
  
  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我国造船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据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发布的消息,2015年,我国前10家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国53.4%,比2014年提高2.8个百分点;新接船舶订单向优势企业集中趋势明显,前10家企业新接订单量占全国70.6%,比2014年大幅提高15.1个百分点。
  
  船舶工业集中度明显度提高的要数江苏省,2015年,该省船舶工业企业“洗牌”步伐加快,一批新兴的民营中小船企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而一批优势骨干企业顺利度过了船市“寒冬期”,逐步实现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的发展模式转变,骨干船企凭借自身的高效管理以及研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优势,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据了解,仅仪征市2015年化解过剩产能达百万吨。
  
  展望2016年造船市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做好“加减法”、提升集中度的同时,还要降成本、补短板,增强船舶工业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不断做大做强我国造船业。
  
  创新发展迫在眉睫
    
  一说到供给侧改革,就让人想到“去产能、降成本”,造船业的供给侧改革也是如此,在“去产能、降成本”的同时,还要“去库存、补短板”,注重创新发力,迈步高端,不断增强其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创新作为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引擎,在造船行业也将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有专业人士指出,船舶工业的产能过剩,表面上看是在市场高峰时的非理性投资扩产造成的,但深层次的问题,还是创新驱动力不足所导致的结构性产能过剩。的确,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造船业发展的一大难题,破解难题寻找出路已经迫在眉睫。
  
  好风凭借力,创新增活力。当前,我国船企普遍存在高端产品竞争力不强,其创新模式属追随型而非引领型等,与日韩造船企业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我国造船业应结合国家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加快供给侧改革的同时,积极对标日韩船企,加强产品创新和流程革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引领作用,着力突破制约船舶工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构建系统高效的船舶工业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船舶工业。
  
  下一步,我国船企要根据企业自身现有的设施条件,争取在某一细分船型领域做“精”做“专”,多聚焦优秀节能环保船型、高技术复杂船型的研发创新,形成品牌效应;同时,顺应“互联网 ”浪潮,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实现全面转型升级,快速迈向高端。
2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相关资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