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诺威数字化旋风
发布时间:2017-05-11
作者:
黄昌夏 林雪萍
来源:知识自动化
工业4.0真的是吹响了集结号!汉诺威2017年工博会,再次祭起“集成”大旗,以“产业集成——创造价值”为主题,立足用户端。从去年的“产业集成——探索未来”,到今年的“创造价值”。
正如西门子数字化工厂集团首席执行官Jan Mroisk在面向中国的媒体代表团中指出,“涵盖整个价值链的整合,加上数字化转型,是保持未来竞争力的关键”。而数字化双胞胎则承担了这个急先锋角色。借助于去年收购的Mentor Graphics,西门子已经实现在单一协作平台上,进行机械、环境、软件和电子方面的多学科设计与仿真,建立了整体意义上的数字化双胞胎。
ABB
ABB 在其Next Level Strategy转型后,以其清靓的崭新形象,首度在全球范围内对外宣布ABB Ability™理念,并以数字化的隐形冠军自居,然而事实上ABB真正能够与数字化攀上关系的领域,除了电力便只剩下机器人,无论是虚拟现实、模拟仿真,还是设备互联,都是围绕机器人进行的。
不过,你还真不能就此轻视了ABB,人家也有自己的IoT,虽然目前只能连接自己的设备,且多半是机器人,但是从近年来包括设置CDO、收购B&R等一系列战略举措来看,ABB的绝对不会甘心仅仅做一个安静的生态参与者。
施耐德电气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传统自动化公司,都在向软件公司靠拢,施耐德也不例外,走遍整个展台,也没有谁是在真正谈论产品,取而代之的是Eco Structure软件平台的各种Function。
尽管没有上端的ERP、PLM,但施耐德通过工控、软件和精益思想,提供各种扎实的解决方案:System Platform、Insight& Intelligence、Enterprise Assets PerformanceManagement,包括Profit Advisor等这样直接了当的名字。
菲尼克斯——不容小视的凤凰男
是的,下面这张图没有放错,从云平台PROFICloud到开放工控硬件PLCnextTechnology,以及软件,都是Phoenix的。未来数字化战略的版图,已经完整呈现。从早期的接线端子,经过十多年的软件布局开始,如今已经成功地转型为数字化阵营的急先锋。有了软件支撑,就有扎实的未来,这是一个硬件企业软件化战略的最大启发。
Bosch:软硬兼备的日耳曼战车
不得不承认,Bosch是工业4.0的积极践行者,其在数字化与智能制造领域的布局与行动,远快于同业友商,软件版图的不断丰富与实力的不断强化,使其在数字化领域拥有越来越大的话语权。
Omron:自动化与智能化
近年来一直以“卡哇伊”风格重塑自己企业形象的Omron,果然毫不意外地再次携带其第三代乒乓球机器人Forpheus高调亮相,欢快的娱乐场景背后, Omron在工业自动化与控制、人机交互领域的技术积淀,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据说还吸引了一大票人工智能的脑残粉,可谓赚足了眼球。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