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智能研发

打通研发到生产的信息壁垒:关于PDM/PLM与ERP的集成

发布时间:2016-01-31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关键字:PDM PLM 集成 ERP 
研发数据以及产品定义主数据如何正确、高效地传递到下游生产领域一直以来是一个困扰企业多年的问题。这个问题具体体现在PDM/PLM如何与ERP集成上。本文介绍了PDM/PLM与ERP的集成原因及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这种思路可谓对症下药,方向是没错的,但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

    1.  变更问题:在产品开发各个阶段,存在着大量变更。这些变更往往牵涉到很多部门,比如工程、制造、售后等。那么在这些“过渡”或“中间”系统中有数据管理员维护这些信息的时候,如何保证从PDM/PLM到下游更改是同步的?特别是当在“过渡”或“中间”系统中维护与工程BOM存在结构上的差异的制造BOM的时候,当变更发生时,这种从工程到制造的BOM重构的同步尤其困难。

    2.  “过渡”或“中间”系统为正常流程开了“后门”。很多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从PDM/PLM中发起的流程,可能为了便利或者快捷的要求,直接在“过渡”或“中间”系统中进行。这样就会造成PDM/PLM的信息越来越只是一个参考作用,到最后就不依赖于PDM/PLM了。

    3.  这样的“过渡”或“中间”系统似乎解决了从工程发放到生产准备阶段数据衔接的问题,但并没有涉及到产品开发早期阶段的要求,比如先期采购定点、成本分析等等。

    正因为如此,“过渡”或“中间”系统在企业中很少有能够长期有效地解决PDM/PLM到ERP之间的集成问题的。本质上讲,这种方案人为地搭建了一个“桥梁”,并由专人来维护这座“桥梁”以取代了业务部门的真正参与。因为缺少业务部门的真正参与,业务流程还是不能够有效地“串”起来,造成数据与业务的脱节。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很容易想到更为完善的方案,那就是让这座“桥梁”直接与业务挂钩,通过它真正将各部门的业务整合在一起。

    要让这座“桥梁”起到这样的作用,那么“桥梁”的跨度必须足够大,能够将产品规划、产品工程、财务、采购、生产准备、售后服务等各环节联系起来。因此我们可以说,这座“桥梁”不再是由某几个数据管理人员来维护的、局限于IT部门或者某一个业务部门的“桥梁”,而是一座企业级别的“桥梁”。而这座“桥梁”的实质就是代表产品定义本身的BOM。企业级BOM这个概念也因此产生。

(四)一种全新的看待BOM的视角:企业级BOM的思路

    企业级BOM代表了产品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产品定义的核心信息。这条核心信息链像人体的脊椎一样指挥手、足等的活动,让各个业务部门都这条信息链的指挥下工作。

    各跨价值链的产品定义主数据都定义在企业级BOM系统,并由这些主数据触发相关业务流程。比如由早期BOM触发早期定点流程、目标成本定义流程等等。因此,企业级BOM是架构在各业务领域应用系统之上、为各领域系统提供主数据支持的系统。各业务领域系统包括研发领域的PDM/PLM系统、采购领域的电子采购系统、生产领域的ERP和MES系统、售后领域的EPC系统等。

    在企业信息化架构中采用企业级BOM方式的时候,系统集成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企业信息化架构系统集成的方式
图2 企业信息化架构系统集成的方式

    在上述模式下,各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的集成由原来的通过纯粹IT的手段对系统进行连接变成通过一个统一的产品定义主数据系统进行连接。各业务领域所需要的主数据统一在企业级BOM系统中维护,从而解决了PDM/PLM所输出的信息不是下游ERP、MES等系统所需要的信息的矛盾,并且便于将产品管理的阶段推到设计之前的概念、规划阶段。

    上述架构避免了“过渡”或“中间”系统存在的问题,较好地解决了上下游信息的贯通和价值链的整合。

    那么,企业级BOM管理的范畴是什么?

    产品定义的数据主要以BOM的形态存在,包括在概念 /规划阶段的早期BOM、产品设计与工程阶段的工程BOM、成本BOM、制造BOM、售后服务BOM、海外件BOM等。这些贯穿价值链的BOM形态构成了企业级BOM管理的核心内容。

    产品研发往往是面向多产品型号进行规划,考虑以多种选装配置的组合满足市场要求。因此在复杂的制造业、特别是汽车行业需要考虑产品的配置管理。产品配置管理就决定了各种形态的组织方式是一个产品一个BOM还是按照产品线的规划进行超级BOM的组织。两种组织方式在各种形态的BOM管理上有很大差别。因此产品配置管理是企业级BOM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会不断发生变更。这些变更会影响到不同形态BOM之间的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如果变更没有很好地管理,各种形态的BOM也就不可能有准确的状态,并最终导致各种BOM相互割裂。因此,企业级BOM需要对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变更进行完整管理,从变更的发起、到工程变更的执行、到制造端的变更的跟踪、生产现场的临时授权以及现场断点跟踪整个过程。

    综上所述,企业级BOM管理系统包含三大核心的、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即:各形态的BOM管理、产品全配置管理、企业级变更管理。

(五)集成的方案:上下游业务系统的集成需要传递的关键信息

    下游的ERP系统的产品数据组织方式有两种,即带配置的组织方式和不带配置的组织方式。

    带配置的组织方式无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因为在带配置的情况下,数据的冗余度减小、方便维护跨具体产品型号的生产相关的信息,并且变更发生时不需要针对不同的产品型号分别处理,便于变更的同步。

    就现状而言,ERP多以不带配置进行实施为主,这主要是受企业数据管理规范以及ERP软件包的能力所限。

    在两种模式中,系统集成的复杂度以第一种带配置的为高。在这种集成场景下,需要传递配置特征库以及配置规则。

    以车厂为例,在传带配置数据的情况下,要传递的主要信息如下图所示:

传递的主要信息
图3 传带配置数据时传递的主要信息

    如下有是不带配置的ERP实施,则传递的主要信息如下图所示:

图3 传递的主要信息
图4 不带配置数据时传递的主要信息

(六)小结

    1.目前制造企业普遍存在从研发到制造的信息壁垒,具体体现在PDM/PLM与ERP的集成困难上。

    2.PDM/PLM与ERP之间的集成,难点并不在IT技术层面,而是缺少必要的业务环节,使得PDM/PLM所输出的内容并非ERP所要求输入的内容。

    3.很多企业在解决这一难题时,采用一些临时办法,比如构建一个“过渡”或者“中间”系统,该系统从PDM/PLM系统接收数据,然后由专门的数据维护人员补齐ERP所需要的数据。这种方案搭起了一座由PDM/PLM通往ERP的桥梁,对问题的针对性很强,但由于缺少业务的真正介入以及对产品开发前端的覆盖和变更控制,因而在数据一致性保证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

    4.通过企业级BOM系统构建一个跨越各个业务领域应用系统的业务协同平台是真正解决跨价值链产品定义主数据整合的方案。

2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